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

汉-英双语者风险决策中语言经验的作用及成因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引言第7-8页
1 文献综述第8-19页
    1.1 核心概念界定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双语者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风险决策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语言效应第8页
    1.2 语言效应理论基础——双加工理论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双加工理论的定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双加工理论对语言效应的解释第9-11页
    1.3 语言效应的直接研究证据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控制加工假设的研究证据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自动加工假设的研究证据第13-14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相关实验范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框架效应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比例偏见效应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加工分离程序第15页
    1.5 语言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母语和二语引起的情绪反应差异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母语和二语引起的认知流畅性差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母语和二语引起的认知负荷差异第17-19页
2 问题提出第19-21页
    2.1 问题的提出第19页
    2.2 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2.3 研究假设第20页
    2.4 研究意义第20-21页
3 实验研究第21-31页
    3.1 实验一汉-英双语者风险决策中语言经验的作用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被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设计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实验材料与程序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讨论第23页
    3.2 实验二汉-英双语者风险决策中语言效应的成因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究目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被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设计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实验材料与程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讨论第28-31页
4 综合讨论第31-35页
    4.1 汉-英双语者风险决策中的语言效应第31-32页
    4.2 产生语言效应的主要因素第32-34页
    4.3 风险决策中语言效应如何产生——双加工理论的解释第34-35页
5 结论第35-36页
6 创新、不足与展望第36-38页
    6.1 创新之处第36页
    6.2 存在的不足第36页
    6.3 未来研究展望第36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2页
附录第42-43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3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类型拖延者的情绪注意偏向及其时程特点
下一篇:熟练中英双语者不同工作记忆需求下的双语优势效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