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8-18页 |
1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8-9页 |
1.1.1 主动拖延 | 第8页 |
1.1.2 被动拖延 | 第8页 |
1.1.3 注意偏向 | 第8-9页 |
1.2 拖延概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拖延的类型 | 第9页 |
1.2.2 拖延的影响 | 第9-10页 |
1.2.3 拖延的理论模型 | 第10-11页 |
1.3 注意偏向概述 | 第11-15页 |
1.3.1 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 | 第11-13页 |
1.3.2 注意偏向的机制 | 第13-14页 |
1.3.3 注意偏向的时程特点 | 第14页 |
1.3.4 注意偏向的理论 | 第14-15页 |
1.4 拖延与情绪注意偏向的研究 | 第15-18页 |
1.4.1 拖延与情绪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4.2 拖延与注意偏向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2 问题提出 | 第18-21页 |
2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8-19页 |
2.2 研究思路和研究假设 | 第19-21页 |
2.2.1 研究思路 | 第19页 |
2.2.2 研究假设 | 第19-20页 |
2.2.3 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3 实验研究 | 第21-34页 |
3.1 研究一大学生拖延概述 | 第21-25页 |
3.1.1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3.1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3.1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5页 |
3.1.4 讨论 | 第25页 |
3.2 研究二不同类型拖延个体对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研究 | 第25-29页 |
3.2.1 研究目的 | 第25页 |
3.2.2 研究方法 | 第25-27页 |
3.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.4 讨论 | 第28-29页 |
3.3 研究三被动拖延个体注意偏向的时程特点 | 第29-34页 |
3.3.1 研究目的 | 第29页 |
3.3.2 研究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3.4 讨论 | 第32-34页 |
4 综合讨论 | 第34-37页 |
4.1 大学生拖延概述 | 第34页 |
4.2 不同类型拖延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 | 第34-35页 |
4.3 被动拖延个体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特点 | 第35-37页 |
5 结论 | 第37-38页 |
6 创新、不足与展望 | 第38-39页 |
6.1 创新之处 | 第38页 |
6.2 存在的不足 | 第38页 |
6.3 未来研究展望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