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平板组合挂车失效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目录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9页 |
| ·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0-15页 |
| 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5-19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第2章 结构特点及总体研究方案的确定 | 第22-33页 |
| ·组合挂车的结构特点 | 第22-27页 |
| ·可拆卸式动力鹅颈 | 第23-24页 |
| ·液压悬挂系统 | 第24-25页 |
| ·行走机构 | 第25-26页 |
| ·制动系统 | 第26页 |
| ·转向系统 | 第26-27页 |
| ·液压组合挂车拼车形式介绍 | 第27-28页 |
| ·低平板组合挂车的分类 | 第28-29页 |
| ·典型低平板组合挂车介绍 | 第29-30页 |
| ·总体研究方案的确定 | 第30-33页 |
| 第3章 低平板组合挂车失效分析 | 第33-43页 |
| ·低平板结构特点及受力分析 | 第33-36页 |
| ·低平板结构特点 | 第33-36页 |
| ·低平板上接头面板受力分析 | 第36页 |
| ·低平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9页 |
| ·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7页 |
| ·单元类型的选择及网格的划分 | 第37-39页 |
| ·加载方案 | 第39-40页 |
| ·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第4章 低平板的拓扑设计 | 第43-54页 |
| ·拓扑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| 第43-45页 |
| ·均质化法 | 第43-44页 |
| ·变密度法 | 第44-45页 |
| ·低平板的拓扑优化设计 | 第45-51页 |
| ·拓扑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6页 |
| ·材料的定义及网格的划分 | 第46-47页 |
| ·工况的选取及载荷的处理 | 第47页 |
| ·拓扑优化参数设置 | 第47-48页 |
| ·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低平板拓扑优化的可制造化处理 | 第49-50页 |
| ·低平板拓扑优化可制造处理后结构的强度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低平板的其他改进设计 | 第51-52页 |
| ·改进结构的强度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第5章 低平板的尺寸优化设计 | 第54-62页 |
| ·尺寸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| 第54-56页 |
| ·直接解法 | 第55-56页 |
| ·间接解法 | 第56页 |
| ·低平板结构轻量化方案的确定 | 第56-57页 |
| ·低平板结构的尺寸优化设计 | 第57-60页 |
| ·尺寸优化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57-58页 |
| ·尺寸优化变量的确定 | 第58页 |
| ·材料的定义及网格的划分 | 第58-59页 |
| ·工况的选取及载荷的处理 | 第59页 |
| ·尺寸优化参数的确定 | 第59页 |
| ·尺寸优化结果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尺寸优化结果的有限元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第6章 低平板自由模态分析 | 第62-70页 |
| ·模态分析概述 | 第62-63页 |
| ·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| 第63-65页 |
| ·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65-67页 |
| ·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65页 |
| ·单元类型的选取,材料属性的定义及网格的划分 | 第65-66页 |
| ·参数的设置及计算方法的选取 | 第66-67页 |
| 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7-70页 |
|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·论文总结 | 第70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|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6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