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·选题的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关于生态责任的概念 | 第10页 |
·关于生态责任的内涵 | 第10-11页 |
·关于生态责任的定义 | 第11页 |
·关于政府生态责任的问责机制 | 第11-12页 |
·关于立法的完善 | 第12页 |
·关于污染场地的相关问题研究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污染场地及其治理活动相关问题的厘定 | 第13-21页 |
·污染场地的概念 | 第14-17页 |
·污染场地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·污染场地的历史根源及程度 | 第15-16页 |
·污染场地的主要类型 | 第16页 |
·污染场地的危害 | 第16-17页 |
·污染场地的治理情况介绍 | 第17-21页 |
·我国污染场地治理情况介绍 | 第17-18页 |
·外国污染场地治理情况介绍 | 第18-21页 |
第3章 地方政府在污染场地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| 第21-25页 |
·地方政府是污染场地治理的公共服务者 | 第21-22页 |
·地方政府是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的参与者 | 第22-25页 |
第4章 地方政府在污染场地治理过程中生态行政责任实现的困境 | 第25-40页 |
·生态行政责任的概念 | 第25-29页 |
·行政责任的界定 | 第25-26页 |
·生态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| 第26-29页 |
·污染场地治理中的生态行政责任实现形式 | 第29-30页 |
·惩罚性生态行政责任的形式 | 第29页 |
·补救性生态行政责任的形式 | 第29-30页 |
·生态行政责任实现的困境 | 第30-40页 |
·困境闸释 | 第30-34页 |
·原因分析 | 第34-40页 |
第5章 污染场地治理过程中实现生态行政责任的路径 | 第40-47页 |
·强化立法建设 | 第40-41页 |
·强化责任监督机制和追究机制 | 第41-44页 |
·健全内部监督手段 | 第42-43页 |
·健全外部监督手段 | 第43-44页 |
·强化信息公开职责与应急决策职责 | 第44-47页 |
·政府信息公开 | 第44-45页 |
·政府应急机制 | 第45-47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