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其他社会问题论文

城市啃老族的社会学分析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1页
   ·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啃老族概念的探讨第12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现有研究成果的贡献和不足第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案第14-15页
     ·个案访谈对象第15-16页
第2章 城市啃老族的类型、特征及不良后果第16-24页
   ·城市啃老族的类型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眼高手低型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自暴自弃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家庭庇护型第18页
   ·城市啃老族的特征第18-21页
     ·主体为城市青年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一般未接受过职业技能训练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大部分没有系统的工作经历第20-21页
   ·城市啃老族的不良后果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对个人成长的阻碍第21页
     ·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第22-23页
   ·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 城市啃老族的个体、家庭成因分析第24-29页
   ·从个体特征考察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第24页
     ·对职业定位理想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无法在心理上断乳第25-26页
   ·从家庭角度探究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家长教育观念的误区助长依附心理第26页
     ·父母教养方式的弊端不利人格发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家庭优越条件提供了必要物质资本第27-28页
   ·小结第28-29页
第4章 城市啃老族的社会成因分析第29-41页
   ·社会情境中市场转型带来的形塑力量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单位制的强大惯性影响力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教育体制模式不合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市场化的就业环境恶劣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依附型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发展第32-33页
   ·社会转型对价值观念、生活方式的重构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社会价值观念的失范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第34-35页
   ·家庭结构转型下父代单向权威性的丧失第35-38页
     ·父代义务的畸形发展第35-37页
     ·中国特有的家庭本位观第37-38页
   ·双二元结构夹缝中弱势的社会结构位置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双二元结构下的无奈选择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社会边缘化的弱势位置第39-40页
   ·小结:城市啃老族,社会化过程中的退隐者第40-41页
第5章 城市啃老族的社会对策第41-48页
   ·建立自我支持网络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积极规划职业生涯,提升就业竞争力第41页
     ·培养良好心理素质,提高社会适应性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树立正确择业心态,降低就业期望值第42页
   ·建立家庭支持网络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家庭从根本上转变亲子观念第43页
     ·家庭明确代际间的经济关系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家庭要构建全新的养育方式第44页
   ·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第44-47页
     ·改善就业环境,提供就业保障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开辟社会支援体系,加大职业培训力度第45页
     ·调整学校专业设置,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营造独立、自强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第46-47页
   ·小结第47-48页
第6章 结语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附录 受访者情况一览表第52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--以《信息技术基础》课程为例
下一篇:论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及治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