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5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5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页 |
| ·履带车辆地面力学的研究概述 | 第15-22页 |
| ·车辆地面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·履齿参数、接地压力分布等对车辆牵引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2页 |
| ·行走机构减粘脱土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深海稀软底质物理力学特性分析及实验室模拟研究 | 第26-39页 |
| ·矿区稀软底质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| 第26-33页 |
| ·矿区的地理位置 | 第26页 |
| ·矿区稀软底质的类型 | 第26-27页 |
| ·矿区稀软底质的物理特性 | 第27-29页 |
| ·矿区稀软底质的力学特性 | 第29-33页 |
| ·深海稀软底质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| 第33-37页 |
| ·矿区稀软底质的实验室模拟 | 第33-34页 |
| ·模拟底质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| 第34-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第三章 履齿高度对集矿机牵引性能影响研究 | 第39-55页 |
| ·模拟底质的剪切试验 | 第39-43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·试验装置 | 第40-41页 |
| ·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稀软底质的剪切应力—剪切位移模型 | 第43-48页 |
| ·脆性土体的剪切应力—剪切位移模型 | 第43-45页 |
| ·稀软底质的剪切应力—剪切位移模型 | 第45-48页 |
| ·单履带板、齿剪切稀软底质产生的推力 | 第48-54页 |
| ·单履带板、齿剪切底质受到的作用力 | 第48-52页 |
| ·单履带板、齿剪切稀软底质产生的最大推力 | 第52-54页 |
| 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四章 接地压力分布规律对集矿机牵引性能影响研究 | 第55-70页 |
| ·集矿机接地压力分布静态测试 | 第55-57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55页 |
| ·测量数据及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接地压力呈梯形分布对集矿机产生的驱动力影响分析 | 第57-63页 |
| ·重心偏后且接地压力呈梯形分布对集矿机产生的驱动力影响 | 第57-60页 |
| ·重心偏前且接地压力呈梯形分布对集矿机产生的驱动力影响 | 第60-63页 |
| ·接地压力分布规律对集矿机水平行驶阻力影响研究 | 第63-68页 |
| ·小结 | 第68-70页 |
| 第五章 履带板、齿间底质粘附特性及其对集矿机附着性能影响研究 | 第70-90页 |
| ·集矿机履带行走机构及主要参数 | 第70-72页 |
| ·土壤与非土壤材料的粘附力学行为 | 第72-73页 |
| ·履带板、齿与深海稀软底质的粘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3-76页 |
| ·稀软底质的物理特性 | 第73-74页 |
| ·履带板、齿表面特征 | 第74-75页 |
| ·外力及环境因素 | 第75-76页 |
| ·履带板、齿与稀软底质的粘附过程 | 第76-78页 |
| ·履带板、齿间粘附稀软底质对集矿机牵引性能影响 | 第78-88页 |
| ·行驶过程中集矿机的履齿剪切稀软底质的力学简化 | 第78-79页 |
| ·集矿机在稀软底质上的附着力 | 第79-85页 |
| ·履带板、齿间粘附稀软底质对集矿机附着力影响研究 | 第85-87页 |
| ·集矿机在稀软底质上滑转沉陷现象分析 | 第87-88页 |
| ·小结 | 第88-90页 |
| 第六章 集矿机行走履带机构改进及喷射除粘研究 | 第90-118页 |
| ·履带行走机构履带板的改进设计 | 第90-93页 |
| ·稀软底质在履带板上的堆积 | 第90-91页 |
| ·履带行走机构机构履带板的改进 | 第91-93页 |
| ·履带行走机构履齿的改进设计 | 第93-95页 |
| ·履带行走机构履齿材料的改进 | 第93-94页 |
| ·履带行走机构履齿材料的强度校核 | 第94-95页 |
| ·集矿机接地压力分布改进设计 | 第95-99页 |
| ·履带接地平面核心区域 | 第95-97页 |
| ·履带预张紧力对接地压力分布的影响 | 第97页 |
| ·支重轮数量对接地压力分布的影响 | 第97-99页 |
| ·基于水动力喷射除粘附稀软底质的原理研究 | 第99-116页 |
| ·水的基本性质 | 第99-100页 |
| ·淹没水射流 | 第100-101页 |
| ·基于水动力喷射除粘附稀软底质原理研究 | 第101-108页 |
| ·水动力喷射除粘附稀软底质的结构参数设计 | 第108-113页 |
| ·水动力喷射除粘附底质的工作参数设计 | 第113-115页 |
| ·喷嘴固定机构的强度校核 | 第115-116页 |
| ·小结 | 第116-118页 |
|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8-120页 |
| ·结论 | 第118-119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119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119-12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0-129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29-130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和获得的专利 | 第130-131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和主持的科研项目 | 第131-132页 |
| 致谢 | 第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