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一则真实案例引发的思考 | 第8-10页 |
第一节 案情介绍 | 第8页 |
第二节 分歧与争论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性质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沿革 | 第10-11页 |
一、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二、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沿革 | 第11页 |
第二节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性质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 | 第12-16页 |
第三章 交通肇事案件中事故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| 第16-24页 |
第一节 事故责任作为交通肇事罪成立条件之质疑 | 第16-18页 |
一、混淆了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区别 | 第16页 |
二、淡化了客观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| 第16-17页 |
三、妨碍了办案人员对当事人主观意识的判断 | 第17页 |
四、存在了司法推定之嫌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事故责任之性质 | 第18-19页 |
一、非法律责任说 | 第18页 |
二、行政责任说 | 第18-19页 |
三、笔者观点 | 第19页 |
第三节 法定犯二次违法性应独立判断 | 第19-24页 |
一、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应当具备刑法上的因果联系 | 第20-21页 |
二、慎重对待推定所确定的事故责任 | 第21-22页 |
三、追究责任应当避免重复评价 | 第22-24页 |
第四章 完善交通肇事罪刑事责任认定之建议 | 第24-29页 |
第一节 将信赖原则引入交通肇事刑事责任的认定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衔接 | 第26-29页 |
一、区分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的主体 | 第26-27页 |
二、经实质审查后的行政执法证据方能成为刑事诉讼证据 | 第27-28页 |
三、引导发展交通运输类专业鉴定机构以保障司法审查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1页 |
致谢 | 第31-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