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光聚变中广角冲击波速度诊断方法及相关VISAR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34页 |
1.1 激光驱动核聚变简介 | 第12-16页 |
1.2 冲击波速度测量的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3 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发展历程 | 第18-25页 |
1.4 广角冲击波诊断的研究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5 文章的行文分布介绍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34页 |
第2章 成像型VISAR基础 | 第34-55页 |
2.1 VISAR工作过程 | 第34-35页 |
2.2 VISAR原理 | 第35-44页 |
2.2.1 光学多普勒效应 | 第35-36页 |
2.2.2 光混频 | 第36-37页 |
2.2.3 模拟零程差 | 第37-40页 |
2.2.4 VISAR速度计算公式导出 | 第40-41页 |
2.2.5 VISAR速度计算公式修正 | 第41-44页 |
2.3 VISAR数据处理 | 第44-49页 |
2.3.1 提取干涉条纹相位 | 第44-47页 |
2.3.2 双灵敏度技术 | 第47-49页 |
2.4 影响VISAR精度因素 | 第49-5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第3章 广角冲击波速度诊断设计 | 第55-72页 |
3.1 立体反射镜面 | 第55-61页 |
3.1.1 平行光入射 | 第56-58页 |
3.1.2 汇聚光入射 | 第58-60页 |
3.1.3 反射镜面参数确定 | 第60-61页 |
3.2 广角VISAR光路模拟 | 第61-63页 |
3.2.1 透镜设计 | 第61-62页 |
3.2.2 光路模拟 | 第62-63页 |
3.3 非理想因素影响 | 第63-65页 |
3.3.1 光线对应模型 | 第63-64页 |
3.3.2 成像模型 | 第64-65页 |
3.4 工程误差影响 | 第65-7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2页 |
第4章 广角冲击波速度诊断实验 | 第72-83页 |
4.1 广角诊断实验靶设计 | 第72-76页 |
4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76-8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3页 |
第5章 广角诊断中高时间分辨速度计算算法 | 第83-96页 |
5.1 相位方程推导 | 第83-88页 |
5.2 数值计算 | 第88-89页 |
5.3 噪声滤除 | 第89-9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6页 |
第6章 广角诊断相关VISAR装置的设计 | 第96-117页 |
6.1 传像光路的改进 | 第96-104页 |
6.1.1 杂散光再利用 | 第96-101页 |
6.1.2 光纤传像束 | 第101-104页 |
6.2 标准具的改进 | 第104-111页 |
6.2.1 台阶标准具 | 第105-108页 |
6.2.2 差分标准具 | 第108-111页 |
6.3 记录系统的改进 | 第111-116页 |
6.3.1 旋转条纹 | 第111-113页 |
6.3.2 差分复用 | 第113-116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16-117页 |
第7章 总结 | 第117-122页 |
7.1 本文的工作 | 第117-119页 |
7.2 主要创新 | 第119-120页 |
7.3 研究展望 | 第120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4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