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AST-NBI离子源稳态运行关键实验参数测量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选题依据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5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实验参数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| 第17-30页 |
2.1 热阴极离子源实验参数特性分析 | 第17-24页 |
2.1.1 低速实验参数 | 第17-21页 |
2.1.2 高速实验参数 | 第21-23页 |
2.1.3 弱信号实验参数 | 第23-24页 |
2.2 射频离子源实验参数特性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2.1 射频干扰 | 第25页 |
2.2.2 射频离子源实验参数 | 第25-26页 |
2.2.3 稳态反馈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6页 |
2.3 系统总体方案 | 第26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热阴极离子源实验参数测量系统实现 | 第30-77页 |
3.1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30页 |
3.2 电磁兼容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| 第30-31页 |
3.3 低速实验参数测量系统实现 | 第31-47页 |
3.3.1 灯丝、弧实验参数测量系统 | 第31-36页 |
3.3.2 梯度极实验参数测量系统 | 第36-38页 |
3.3.3 抑制极实验参数测量及保护系统 | 第38-45页 |
3.3.4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5-47页 |
3.4 高速实验参数测量系统实现 | 第47-69页 |
3.4.1 高速电光转换单元 | 第48-58页 |
3.4.2 高速光电转换单元 | 第58-65页 |
3.4.3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5-69页 |
3.5 弱信号实验参数测量系统实现 | 第69-76页 |
3.5.1 反向电子的产生 | 第70页 |
3.5.2 热电偶采集单元 | 第70-73页 |
3.5.3 解码器 | 第73-74页 |
3.5.4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74-7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4章 射频离子源实验参数测量系统实现 | 第77-109页 |
4.1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77页 |
4.2 带阻滤波器 | 第77-81页 |
4.3 射频离子源功率反馈控制系统 | 第81-92页 |
4.3.1 射频离子源测试平台 | 第81-83页 |
4.3.2 现场控制单元 | 第83-87页 |
4.3.3 上位机通信单元 | 第87-88页 |
4.3.4 软件设计 | 第88-92页 |
4.4 射频离子源铯馈入恒温控制系统 | 第92-108页 |
4.4.1 铯馈入实验平台 | 第93-95页 |
4.4.2 可控硅道流调压器 | 第95-97页 |
4.4.3 现场控制单元 | 第97-102页 |
4.4.4 上位机控制单元 | 第102-104页 |
4.4.5 软件设计 | 第104-10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08-109页 |
第5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实验结果分析 | 第109-125页 |
5.1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| 第109-122页 |
5.1.1 低速实验参数测量系统测试 | 第109-116页 |
5.1.2 高速实验参数测量系统测试 | 第116-118页 |
5.1.3 弱信号实验参数测量系统测试 | 第118-120页 |
5.1.4 带阻滤波器衰减特性测试 | 第120页 |
5.1.5 射频离子源功率反馈控制系统测试 | 第120页 |
5.1.6 射频离子源铯馈入恒温控制系统测试 | 第120-122页 |
5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122-12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24-125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5-127页 |
6.1 总结 | 第125-126页 |
6.2 展望 | 第126-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7-133页 |
致谢 | 第133-134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1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