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50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3页 |
1.2 肖特基势垒及其特性 | 第13-25页 |
1.2.1 肖特基势垒 | 第13-17页 |
1.2.2 肖特基势垒的整流理论 | 第17-23页 |
1.2.3 与肖特基势垒调控有关的工作 | 第23-25页 |
1.3 侧向光伏效应简介 | 第25-39页 |
1.3.1 什么是侧向光伏效应 | 第25-26页 |
1.3.2 侧向光伏效应的发现与发展 | 第26页 |
1.3.3 侧向光伏效应机理的理论解释 | 第26-39页 |
1.4 光致双极性电阻效应简介 | 第39-45页 |
1.4.1 光致双极性电阻效应的性质和应用 | 第39-42页 |
1.4.2 光致双极性电阻效应机理 | 第42-45页 |
1.5 本论文主要工作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第二章 样品制备、测试与分析 | 第50-58页 |
2.1 样品制备 | 第50-54页 |
2.1.1 薄膜制备工艺简介 | 第50-52页 |
2.1.2 实验设备 | 第52页 |
2.1.3 衬底准备 | 第52-53页 |
2.1.4 样品制备 | 第53-54页 |
2.1.5 沉积率定标 | 第54页 |
2.2 样品形貌分析 | 第54-56页 |
2.2.1 SEM | 第55页 |
2.2.2 AFM | 第55-56页 |
2.2.3 TEM | 第56页 |
2.3 样品测试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
第三章 纳米金属颗粒-半导体结构中的肖特基势垒调控现象 | 第58-88页 |
3.1 激光辅助电脉冲诱导的纳米CU颗粒/SIO2/SI结构中非易失性光电响应 | 第58-72页 |
3.1.1 研究背景及结构的选取 | 第58-59页 |
3.1.2 样品制备与测试 | 第59-62页 |
3.1.3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| 第62-71页 |
3.1.4 本研究在高密度阻变存储领域的应用潜力 | 第71-72页 |
3.2 激光辅助电脉冲诱导的可变侧向光伏效应 | 第72-78页 |
3.2.1 研究背景 | 第72-73页 |
3.2.2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| 第73-78页 |
3.2.3 小结 | 第78页 |
3.3 激光辅助电脉冲调控结构中的双极性电阻效应 | 第78-83页 |
3.3.1 研究背景 | 第78-79页 |
3.3.2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| 第79-83页 |
3.3.3 小结 | 第83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第四章 沟槽型混合肖特基结中的新型光电效应研究 | 第88-112页 |
4.1 沟槽型混合肖特基结中的侧向可变二极管效应 | 第88-95页 |
4.1.1 研究背景 | 第88-89页 |
4.1.2 样品制备与测试 | 第89-90页 |
4.1.3 结果及分析讨论 | 第90-94页 |
4.1.4 小结 | 第94-95页 |
4.2 沟槽型混合肖特结中的磁响应侧向光伏效应 | 第95-103页 |
4.2.1 研究背景 | 第95-96页 |
4.2.2 样品制备与测试 | 第96页 |
4.2.3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| 第96-103页 |
4.2.4 小结 | 第103页 |
4.3 沟槽型混合肖特结中的光致磁电阻效应 | 第103-108页 |
4.3.1 研究背景 | 第103-104页 |
4.3.2 结果及分析讨论 | 第104-108页 |
4.3.3 小结 | 第108页 |
4.4 本章总结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2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112-117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112-114页 |
5.2 本文创新点 | 第114-115页 |
5.3 研究展望 | 第115-11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117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