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市近十五年主要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状况研究
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2.1 指数评价法 | 第12页 |
1.2.2 不确定性评价法 | 第12-13页 |
1.2.3 物元分析法 | 第13页 |
1.2.4 其他评价法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页 |
1.4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5 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1.6 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2 杭州区域概况 | 第16-21页 |
2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6-18页 |
2.1.1 地理与地质 | 第16页 |
2.1.2 水文与气象 | 第16页 |
2.1.3 水系 | 第16-18页 |
2.2 社会经济概况 | 第18-21页 |
2.2.1 居民人口情况 | 第18-20页 |
2.2.2 经济与社会发展 | 第20-21页 |
3 数据来源与方法 | 第21-26页 |
3.1 数据资料介绍 | 第21页 |
3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1-23页 |
3.2.1 采样点的选择 | 第21-23页 |
3.2.2 水质评价指标的选择 | 第23页 |
3.3 评价标准与方法 | 第23-26页 |
3.3.1 单因子评价法 | 第24-25页 |
3.3.2 趋势检验法 | 第25-26页 |
4 地表水环境综合治理 | 第26-28页 |
4.1 地表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| 第26页 |
4.2 地表水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| 第26-28页 |
4.2.1 污染物总量控制 | 第26-27页 |
4.2.2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| 第27页 |
4.2.3 河岸绿化景观改造 | 第27-28页 |
5 2001年至2015年水环境质量评价 | 第28-75页 |
5.1 钱塘江水系 | 第28-42页 |
5.1.1 水质状况 | 第28-31页 |
5.1.2 水环境质量评价 | 第31-35页 |
5.1.3 污染因子及分布特征 | 第35-39页 |
5.1.4 指标变化趋势 | 第39-42页 |
5.1.5 不同时期对比 | 第42页 |
5.2 运河(杭州段) | 第42-53页 |
5.2.1 水质状况 | 第42-44页 |
5.2.2 水环境质量评价 | 第44-48页 |
5.2.3 污染因子及分布特征 | 第48-52页 |
5.2.4 指标变化趋势 | 第52页 |
5.2.5 不同时期对比 | 第52-53页 |
5.3 苕溪 | 第53-63页 |
5.3.1 水质状况 | 第53-54页 |
5.3.2 水环境质量评价 | 第54-59页 |
5.3.3 污染因子及分布特征 | 第59-62页 |
5.3.4 指标变化趋势 | 第62-63页 |
5.3.5 不同时期对比 | 第63页 |
5.4 城市内河 | 第63-73页 |
5.4.1 水质状况 | 第64-65页 |
5.4.2 水环境质量评价 | 第65-70页 |
5.4.3 污染因子及分布特征 | 第70-72页 |
5.4.4 指标变化趋势 | 第72页 |
5.4.5 不同时期比对 | 第72-73页 |
5.5 小结 | 第73-75页 |
5.5.1 地表水污染特征 | 第73页 |
5.5.2 水环境质量 | 第73-74页 |
5.5.3 水质变化趋势 | 第74-75页 |
6 治理改善效果及调控对策 | 第75-77页 |
6.1 治理效果 | 第75页 |
6.2 调控对策 | 第75-77页 |
6.2.1 建立全流域污染监督管理机制 | 第75页 |
6.2.2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| 第75页 |
6.2.3 优化产业布局 | 第75-76页 |
6.2.4 政策与法律法规 | 第76页 |
6.2.5 公众参与及环保教育对策 | 第76-77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7.1 结论 | 第77页 |
7.2 展望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