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LBM柴油机壁流式微粒捕集器的流场模拟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柴油机的污染问题及排放法规的发展 | 第14-18页 |
1.2.1 柴油机的污染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外柴油车排放法规介绍 | 第15-17页 |
1.2.3 国内排放法规介绍 | 第17-18页 |
1.3 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技术 | 第18-21页 |
1.3.1 燃料技术 | 第18-19页 |
1.3.2 机内净化技术 | 第19-20页 |
1.3.3 排气后处理技术 | 第20-21页 |
1.4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介绍 | 第21-27页 |
1.4.1 过滤体材料介绍 | 第21页 |
1.4.2 陶瓷基过滤体 | 第21-23页 |
1.4.3 金属基过滤体 | 第23-24页 |
1.4.4 复合基过滤体 | 第24页 |
1.4.5 流陶瓷过滤体工作机理及再生技术 | 第24-27页 |
1.5 微粒捕集器的模拟研究现状 | 第27-28页 |
1.6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28-29页 |
1.7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模拟方法的设计 | 第30-47页 |
2.1 引言 | 第30-32页 |
2.2 本文选用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型 | 第32-35页 |
2.3 格子Boltzmann边界处理方法 | 第35-39页 |
2.3.1 启发式格式 | 第35-37页 |
2.3.2 动力学格式 | 第37-38页 |
2.3.3 非平衡态外推格式 | 第38-39页 |
2.3.4 复杂边界处理格式 | 第39页 |
2.4 体积格子Boltzmann方法介绍 | 第39-40页 |
2.5 体积格子Boltzmann方法理论基础 | 第40-42页 |
2.6 体积格子Boltzmann方法验证 | 第42-44页 |
2.6.1 注射器模型 | 第42-44页 |
2.6.2 三维管道模型 | 第44页 |
2.7 微粒捕集器孔道模型模拟算法的设计 | 第44-45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基于GPU并行技术对算法优化 | 第47-57页 |
3.1 GPU通用计算技术介绍 | 第47-49页 |
3.2 CUDA编程 | 第49-53页 |
3.2.1 CUDA构架的发展 | 第49-50页 |
3.2.2 基于CUDA架构的GPU体系结构 | 第50页 |
3.2.3 VLBM并行程序的设计 | 第50-53页 |
3.3 本课题中对CUDA程序的优化 | 第53-55页 |
3.3.1 CPU内存的动态分配 | 第53-54页 |
3.3.2 优化访存GPU全局存储器 | 第54-55页 |
3.3.3 寄存器的分配 | 第55页 |
3.4 应用实例 | 第55-5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壁流式微粒捕集器流场模拟 | 第57-61页 |
4.1 物理模型建立 | 第57-58页 |
4.2 模拟程序的设计 | 第58-59页 |
4.3 对于孔隙内流动刻画 | 第59-6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模拟结果讨论 | 第61-69页 |
5.1 过滤体孔隙度变化对流场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5.2 过滤体厚度对流场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5.3 孔道进口速度对于流场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5.4 模拟结果与现有实验结果的比对讨论 | 第66-6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6.1 总结 | 第69页 |
6.2 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