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麦类病虫害论文--病害论文--侵(传)染性病害论文

抑制产呕吐毒素禾谷镰刀菌菌株筛选及抑菌上清液特性研究
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页
第一章 前言第12-16页
    1 禾谷镰刀菌及危害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禾谷镰刀菌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禾谷镰刀菌的危害第12页
    2 呕吐毒素及其危害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呕吐毒素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呕吐毒素合成的相关基因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呕吐毒素的危害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呕吐毒素脱毒第13-14页
    3 禾谷镰刀菌的防治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生物防治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植物内生菌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土壤有益微生物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 微生物代谢产物第15-16页
第二章 禾谷镰刀菌拮抗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第16-27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材料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仪器和设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试剂配制第17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及步骤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初筛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复筛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染色镜检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生化鉴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菌株基因序列测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序列分析第19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19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初筛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禾谷镰刀菌拮抗菌株的复筛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菌体形态观察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生化鉴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菌株基因序列测定结果分析第22-26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26-27页
第三章 禾谷镰刀菌拮抗菌株上清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27-36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菌种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主要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设备及仪器第28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菌株的活化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培养基的选取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发酵时间对B10菌株上清液拮抗作用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发酵温度对B10菌株上清液拮抗作用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摇床转速对菌株上清液拮抗作用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初始PH对菌株上清液拮抗作用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正交实验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上清液抑菌谱的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培养基上清液对菌株生长影响的测定结果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发酵时间对B10菌株上清液拮抗作用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不同发酵温度对B10菌株上清液拮抗作用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不同摇床转速对B10菌株上清液拮抗作用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不同初始PH对B10菌株上清液拮抗作用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正交实验结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菌株B10上清液抑菌谱的测定结果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讨论与小结第35-36页
第四章 上清液中拮抗物质的研究与拮抗物质的粗提取第36-40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菌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36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上清液的热稳定性测定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上清液对PH的稳定性测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上清液对蛋白酶的稳定性测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上清液拮抗物质的粗提取第37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上清液的热稳定性测定结果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上清液对PH的稳定性测试结果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上清液对蛋白酶的稳定性测试结果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上清液拮抗物质的粗提取以及拮抗效果第38-39页
    4.4 讨论与小结第39-40页
第五章 粗提物对禾谷镰刀菌相关产毒基因的调控第40-49页
    5.1 实验材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常用生化试剂、试剂盒及有关溶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41-42页
    5.2 实验方法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禾谷镰刀菌菌丝的制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总RNA的提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电泳检测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RNA的纯度及浓度检测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RNA纯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反转录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实时定量荧光PCR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7.1 DON合成过程中相关Tri基因的扩增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7.2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第44-45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Tri基因的表达与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5.4 讨论与小结第47-49页
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6页
附录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在鸭体内的生物药剂学分类及药动学研究
下一篇:刚地弓形虫新型蛋白质TGME49209950的表达与功能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