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钓鱼行为刑法认定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页 |
一、网络钓鱼基本问题厘清 | 第8-13页 |
(一) 网络钓鱼的概念 | 第8-9页 |
(二) 网络钓鱼的特点 | 第9-11页 |
1、犯罪形式多样化和年轻化 | 第9-10页 |
2、犯罪活动的隐蔽性和潜伏性 | 第10页 |
3、作案区域的广泛性与针对性 | 第10-11页 |
(三) 网络钓鱼的现状 | 第11-13页 |
二、网络钓鱼行为定性分析 | 第13-21页 |
(一) 网络钓鱼行为的入罪论争 | 第13-15页 |
1、网络钓鱼不构成犯罪行为 | 第13-14页 |
2、网络钓鱼构成犯罪行为 | 第14-15页 |
(二) 网络钓鱼本体行为定性分析 | 第15-19页 |
1、窃取及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| 第15-16页 |
2、非法制造、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| 第16页 |
3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| 第16-17页 |
4、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| 第17-18页 |
5、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| 第18-19页 |
(三) 网络钓鱼后续行为定性分析 | 第19-21页 |
1、网络钓鱼后续行为与诈骗罪 | 第19-20页 |
2、网络钓鱼后续行为与盗窃罪 | 第20页 |
3、网络钓鱼后续行为与其他罪 | 第20-21页 |
三、网络钓鱼犯罪形态分析 | 第21-25页 |
(一) 网络钓鱼之共犯形态 | 第21-23页 |
1、成立共犯关系的条件 | 第21-22页 |
2、成立共犯关系的例外 | 第22-23页 |
(二) 网络钓鱼的罪数形态 | 第23-25页 |
1、处断的一罪的情况 | 第23-24页 |
2、实质的一罪的情况 | 第24-25页 |
结语 | 第25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28页 |
致谢 | 第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