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3-18页 |
0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0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3页 |
0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0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0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0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5-16页 |
0.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0.3.1 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0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0.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1 国内外货币政策目标的现状 | 第18-23页 |
1.1 货币政策各层次目标理论的认知与发展 | 第18-19页 |
1.1.1 最终目标 | 第18页 |
1.1.2 中介目标 | 第18-19页 |
1.1.3 操作目标 | 第19页 |
1.2 国际上货币政策各层次目标的设置 | 第19-21页 |
1.2.1 最终目标 | 第19-20页 |
1.2.2 中介目标 | 第20页 |
1.2.3 操作目标 | 第20-21页 |
1.3 我国货币政策各层次目标的设置 | 第21-22页 |
1.3.1 最终目标 | 第21页 |
1.3.2 中介目标 | 第21页 |
1.3.3 操作目标 | 第21-22页 |
1.4 货币政策在各层次目标之间的传导 | 第22-23页 |
2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7页 |
2.1 币值稳定为主目标与我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需求不适应 | 第23页 |
2.1.1 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适应 | 第23页 |
2.1.2 与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现实需求的不适应 | 第23页 |
2.1.3 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需求的不适应 | 第23页 |
2.2 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发展需求的反映性降低 | 第23-25页 |
2.2.1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受到削弱 | 第23-24页 |
2.2.2 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受到挑战 | 第24-25页 |
2.3 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稳定 | 第25-26页 |
2.3.1 数据统计时效性差 | 第25页 |
2.3.2 货币乘数难以控制 | 第25-26页 |
2.4 同业拆借利率覆盖社会资金范围小 | 第26-27页 |
3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1 货币当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货币战略发生转变 | 第27-28页 |
3.2 货币政策的制定面临多重约束 | 第28页 |
3.3 金融脱媒以及国际货币环境的变动 | 第28-29页 |
3.4 总量型的货币投放难以实现对流行性需求的结构性分配 | 第29页 |
3.5 央行无法完全控制所有金融机构的交易行为 | 第29-30页 |
3.6 参与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各会员的比例结构不协调 | 第30-31页 |
4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实证分析 | 第31-44页 |
4.1 最终目标—经济增长还是币值稳定 | 第31-33页 |
4.1.1 变量的选取 | 第31页 |
4.1.2 实证方法 | 第31页 |
4.1.3 实证过程 | 第31-33页 |
4.1.4 实证结论 | 第33页 |
4.2 中介目标—利率、汇率还是货币供应量 | 第33-40页 |
4.2.1 变量的选取 | 第33-34页 |
4.2.2 实证方法 | 第34页 |
4.2.3 实证过程 | 第34-37页 |
4.2.4 资产价格与社会融资规模 | 第37-40页 |
4.2.5 实证结论 | 第40页 |
4.3 操作目标—基础货币与储备资产 | 第40-42页 |
4.3.1 变量的选取 | 第40-41页 |
4.3.2 实证方法 | 第41页 |
4.3.3 实证过程 | 第41页 |
4.3.4 实证结论 | 第41-42页 |
4.4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联动 | 第42页 |
4.4.1 因果关系 | 第42页 |
4.4.2 数量关系 | 第42页 |
4.5 实证小结 | 第42-44页 |
5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调整的政策建议 | 第44-48页 |
5.1 调整最终目标的主从关系 | 第44-45页 |
5.1.1 以增长求发展仍然是我国经济的第一要义 | 第44页 |
5.1.2 供给侧改革短期内并不会激化物价波动 | 第44-45页 |
5.1.3 该主从关系能够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 | 第45页 |
5.2 完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制的同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 | 第45-46页 |
5.2.1 坚定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并适当设置辅目标 | 第45页 |
5.2.2 保持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动态调整 | 第45页 |
5.2.3 推动中介目标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| 第45-46页 |
5.3 选择储备资产为操作目标并积极调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结构 | 第46-48页 |
5.3.1 储备资产 | 第46-47页 |
5.3.2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