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渗吸影响的致密储层润湿性评价方法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6页 |
1.2.1 润湿性及其测量方法 | 第8-14页 |
1.2.2 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| 第14-15页 |
1.2.3 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致密砂岩润湿角测量法校正 | 第20-31页 |
2.1 接触角动态测量实验 | 第20-21页 |
2.2 渗吸液体积计算 | 第21-22页 |
2.2.1 模型假设 | 第21-22页 |
2.3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| 第22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自发渗吸实验表征岩石润湿性 | 第31-54页 |
3.1 岩样自发渗吸实验 | 第31-36页 |
3.1.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 | 第31-33页 |
3.1.2 实验准备 | 第33-36页 |
3.1.3 实验步骤 | 第36页 |
3.2 核磁共振监测自发渗吸实验 | 第36-40页 |
3.2.1 实验原理 | 第36-39页 |
3.2.2 实验材料与实验装置 | 第39页 |
3.2.3 实验步骤 | 第39-40页 |
3.3 岩样接触角测量 | 第40-42页 |
3.3.1 岩样空气中接触角测量 | 第40-41页 |
3.3.2 油水两相接触角测量 | 第41-42页 |
3.4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| 第42-53页 |
3.4.1 自发渗吸曲线分析及处理 | 第42-47页 |
3.4.2 无因次渗吸速率表征岩石润湿性 | 第47-5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岩石的矿物组成对储层润湿性的影响 | 第54-76页 |
4.1 粘土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 | 第54-66页 |
4.1.1 粘土对岩石表面润湿性影响 | 第54-56页 |
4.1.2 粘土对岩石自发渗吸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1.3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| 第57-66页 |
4.2 TOC对储层润湿性的影响 | 第66-74页 |
4.2.1 TOC对岩石表面润湿性影响 | 第67-68页 |
4.2.2 TOC对岩石自发渗吸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4.2.3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| 第69-7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5章 渗吸液中离子对致密砂岩润湿性影响 | 第76-96页 |
5.1 致密砂岩润湿性实验测试 | 第76-83页 |
5.1.1 实验样品 | 第76-77页 |
5.1.2 渗吸驱替饱和油岩心 | 第77-79页 |
5.1.3 不同离子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5.1.4 矿化度对岩石表面的Zeta电位的影响 | 第81-83页 |
5.2 渗吸液中离子改变岩石润湿性机理 | 第83-87页 |
5.2.1 双电层理论(DLVO) | 第83-86页 |
5.2.2 二价离子的“桥接”作用 | 第86页 |
5.2.3 孔隙结构对油/水分布的影响 | 第86-87页 |
5.3 渗吸液中离子对微观孔隙流动的影响 | 第87-95页 |
5.3.1 渗吸驱替-核磁共振监测 | 第88-90页 |
5.3.2 渗吸驱替-核磁监测模型 | 第90-9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