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私有云的校园GIS平台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2.1 面向大众的GIS平台 | 第10-14页 |
1.2.2 面向校园的GIS平台 | 第14-15页 |
1.2.3 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3 校园云GIS平台关键技术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云GIS与校园云GIS平台 | 第19-26页 |
2.1 地理信息系统 | 第19-20页 |
2.2 云计算 | 第20-22页 |
2.3 云GIS | 第22-23页 |
2.4 容器技术 | 第23页 |
2.5 校园云GIS平台 | 第23-2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校园云GIS平台基本设计 | 第26-46页 |
3.1 校园云GIS平台设计原则 | 第26-27页 |
3.2 校园云GIS平台架构设计 | 第27-28页 |
3.2.1 数据层 | 第27-28页 |
3.2.2 服务层 | 第28页 |
3.2.3 应用层 | 第28页 |
3.3 校园云GIS平台功能设计 | 第28-32页 |
3.3.1 基础服务功能设计 | 第28-30页 |
3.3.2 平台应用功能设计 | 第30-32页 |
3.4 校园云GIS平台技术选型 | 第32-45页 |
3.4.1 客户端 | 第32-33页 |
3.4.2 服务端 | 第33-36页 |
3.4.3 数据库端 | 第36-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校园云GIS平台基础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| 第46-72页 |
4.1 地图服务 | 第46-54页 |
4.1.1 地图瓦片服务 | 第46-48页 |
4.1.2 地图投影 | 第48-50页 |
4.1.3 地图可视化 | 第50-53页 |
4.1.4 坐标系转换 | 第53-54页 |
4.2 数据服务 | 第54-62页 |
4.2.1 基于格网的数据组织方式 | 第54-59页 |
4.2.2 空间数据获取 | 第59-61页 |
4.2.3 数据深度分析及可视化 | 第61-62页 |
4.3 地理编码服务 | 第62-67页 |
4.3.1 正地理编码服务 | 第62-63页 |
4.3.2 评价指标 | 第63-64页 |
4.3.3 逆地理编码服务 | 第64-67页 |
4.4 路径服务 | 第67-71页 |
4.4.1 最短路径算法 | 第67页 |
4.4.2 路网数据压缩 | 第67-7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5章 校园云GIS平台实现与应用 | 第72-89页 |
5.1 校园云GIS平台实现 | 第72-79页 |
5.1.1 基础设施 | 第72-73页 |
5.1.2 服务节点部署 | 第73页 |
5.1.3 后台服务 | 第73-76页 |
5.1.4 前端页面 | 第76-79页 |
5.2 校园云GIS平台应用 | 第79-88页 |
5.2.1 用户系统 | 第79-81页 |
5.2.2 数据服务 | 第81-83页 |
5.2.3 空间数据可视化 | 第83-86页 |
5.2.4 校园电子地图 | 第86-8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9-90页 |
6.1 主要工作总结 | 第89页 |
6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