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1.1.3 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方法及内容 | 第10页 |
1.2.1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1.3 本文拟实现的创新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2.1.1 国外董事会特征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2.1.2 国外审计师选择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22页 |
2.2.1 国内董事会特征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2.2.2 国内审计师选择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2.3 文献述评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董事会特征与审计师选择的相关概述及相关理论 | 第23-26页 |
3.1 创业板董事会特征与审计师选择的相关概述 | 第23-24页 |
3.1.1 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的重大意义 | 第23页 |
3.1.2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 | 第23-24页 |
3.1.3 董事会特征 | 第24页 |
3.1.4 审计师选择的影响 | 第24页 |
3.2 创业板董事会特征与审计师选择的理论基础 | 第24-26页 |
3.2.1 受托责任理论 | 第24-25页 |
3.2.2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审计师选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| 第26-40页 |
4.1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 | 第26-28页 |
4.2 研究设计 | 第28-30页 |
4.2.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| 第28页 |
4.2.2 变量定义 | 第28-30页 |
4.3 描述性统计 | 第30-34页 |
4.4 相关性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5 多元回归分析及其实证研究结论 | 第36-39页 |
4.6 稳健性检验 | 第39页 |
4.7 实证研究创新点 | 第39-40页 |
第5章 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制度与规范审计师选择的建议 | 第40-44页 |
5.1 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制度 | 第40-42页 |
5.1.1 保证适当的董事会勤勉度 | 第40页 |
5.1.2 保证适当的董事会规模 | 第40-41页 |
5.1.3 合理的调整公司领导层结构 | 第41-42页 |
5.1.4 适当的实施董事会成员激励计划 | 第42页 |
5.2 规范审计师行业监管和法律责任 | 第42-44页 |
5.2.1 规范审计师行业监管 | 第42页 |
5.2.2 规范审计师的法律责任 | 第42-43页 |
5.2.3 提高内外部的审计质量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0-51页 |
后记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