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害人承诺研究
内容提要 | 第1-8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第1章 被害人承诺理论概述 | 第10-20页 |
·大陆法系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理论 | 第10-14页 |
·无刑法效果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1-12页 |
·阻却犯罪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2-13页 |
·减轻刑罚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3-14页 |
·英美法系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4-18页 |
·英国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4-15页 |
·美国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5-16页 |
·其他英美法系国家(地区)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6-18页 |
·我国大陆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8-20页 |
·无刑法效果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8-19页 |
·阻却犯罪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被害人承诺概念的整合 | 第20-28页 |
·整合的起点——被害人概念的厘清 | 第20-23页 |
·整合的基础——被害人概念的差异 | 第20-22页 |
·整合的核心——被害人概念的假设性 | 第22-23页 |
·整合的重心——承诺概念的厘清 | 第23-28页 |
·整合的肇始——合意与同意的分离 | 第23-25页 |
·整合的价值目标——承诺概念的沿用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被害人承诺的理论前提 | 第28-45页 |
·被害人承诺与刑法谦抑性 | 第28-30页 |
·刑法的谦抑空间——刑法的二次调整性和经济性 | 第28-29页 |
·被害人承诺的前置可能性——刑法的最后介入性 | 第29-30页 |
·被害人承诺与刑法公法性 | 第30-34页 |
·障碍的突破——刑法的相对公法性 | 第31-33页 |
·突破的限制——公法性的底线 | 第33-34页 |
·被害人承诺存在的理论前提 | 第34-45页 |
·争论的观点 | 第34-36页 |
·被害人承诺的理论前提——合理利益刑法放弃说 | 第36-45页 |
第4章 被害人承诺的基础构成条件 | 第45-84页 |
·被害人的刑事承诺能力 | 第45-57页 |
·刑事承诺能力概念的厘清 | 第45-48页 |
·刑事承诺能力的确立原则 | 第48-51页 |
·被害人承诺能力的构造 | 第51-57页 |
·被害人承诺的主观条件 | 第57-75页 |
·被害人方面的主观条件 | 第57-62页 |
·行为人方面的主观条件 | 第62-69页 |
·瑕疵的被害人承诺 | 第69-75页 |
·被害人承诺的时间条件 | 第75-84页 |
·时间条件的常态 | 第75-77页 |
·时间条件的例外——事后承诺 | 第77-84页 |
第5章 被害人承诺的限制性条件 | 第84-116页 |
·生命权承诺的限制 | 第85-96页 |
·生命权的法律属性 | 第86-89页 |
·生命权承诺的特殊问题——安乐死与尊严死问题 | 第89-96页 |
·身体健康权承诺的限制 | 第96-116页 |
·身体健康权承诺的限制条件 | 第97-105页 |
·身体健康权承诺中的相关问题 | 第105-116页 |
第6章 被害人承诺的刑法效力 | 第116-132页 |
·被害人承诺刑法地位的确立 | 第116-125页 |
·被害人承诺刑法地位论争 | 第116-118页 |
·被害人承诺刑法地位的确立方式 | 第118-124页 |
·被害人承诺刑法地位的最终确立 | 第124-125页 |
·被害人承诺的刑法效力模式 | 第125-132页 |
·被害人承诺的效力确定主体 | 第125-127页 |
·被害人承诺的效力位阶体系 | 第127-132页 |
第7章 特殊形式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32-150页 |
·部分效力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32-140页 |
·影响罪名认定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32-135页 |
·过当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35-137页 |
·复合利益的承诺 | 第137-140页 |
·推定的被害人承诺 | 第140-150页 |
·推定效力的来源 | 第141-145页 |
·推定的被害人承诺的理论依据 | 第145-146页 |
·推定的被害人承诺的限制 | 第146-150页 |
结论 | 第150-1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1-1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59-161页 |
后记和致谢 | 第161-162页 |
论文摘要 | 第162-166页 |
Abstract | 第166-1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