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7页 |
绪论 | 第7-15页 |
第1章 犯罪定量之基础理论研究 | 第15-49页 |
·犯罪定量概念之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定量之语义分析 | 第15页 |
·犯罪定量之意蕴 | 第15-16页 |
·犯罪定量之理论支撑 | 第16-37页 |
·犯罪定量之哲学理论基础 | 第16-23页 |
·犯罪定量之刑法学理论基础 | 第23-37页 |
·犯罪定量规定模式之类型 | 第37-49页 |
·各国刑法中之犯罪定量概况 | 第37-40页 |
·各国刑法学中之犯罪定量观 | 第40-44页 |
·犯罪定量规定模式之类型 | 第44-49页 |
第2章 我国立法定量规定模式之反思 | 第49-79页 |
·我国犯罪定量之立法概况 | 第49-53页 |
·我国立法定量规定模式之存在依据 | 第53-61页 |
·刑法明确性之要求 | 第53-54页 |
·人权保障之要求 | 第54-56页 |
·我国刑法典犯罪概念之表述 | 第56-59页 |
·我国特色的违法类型划分模式 | 第59-61页 |
·我国立法定量规定模式之实践效果 | 第61-79页 |
·困境中之数额犯 | 第61-70页 |
·刑法明确性之缺失 | 第70-72页 |
·对我国轻微犯罪行为行政处罚化处理模式之反思 | 第72-78页 |
·我国立法定量规定模式存在问题之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3章 我国立法定量规定模式存在问题之解决 | 第79-103页 |
·我国立法定量规定模式存在问题之解决途径 | 第79-87页 |
·修补现有之立法定量规定模式 | 第79-83页 |
·建立司法定量规定模式 | 第83-87页 |
·走出困境的途径选择——构建犯罪司法定量规定模式 | 第87-102页 |
·修补途径和新建途径之对比 | 第87-90页 |
·以行为性质为违法类型划分标准之合理性 | 第90-95页 |
·轻微犯罪行为刑法化处理模式之合理性 | 第95-98页 |
·犯罪司法定量规定模式是追求公正之选择 | 第98-102页 |
·关于选择司法定量规定模式之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第4章 犯罪司法定量规定模式在中国之推进 | 第103-125页 |
·与中国现有刑法土壤的衔接 | 第103-112页 |
·刑法典中的犯罪概念 | 第103-104页 |
·完善刑事诉讼相关制度 | 第104-112页 |
·犯罪司法定量模式之隐患控制——对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规范 | 第112-125页 |
·刑事司法自由裁量权讨论语境之限定 | 第113-114页 |
·刑事司法自由裁量权存在之必然性 | 第114-117页 |
·刑事司法自由裁量权之隐患 | 第117-118页 |
·刑事司法自由裁量权之合理控制 | 第118-125页 |
结语 | 第125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3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136-137页 |
后记 | 第137-138页 |
论文摘要 | 第138-143页 |
Abstract | 第143-1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