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船舶工程论文--船舶机械论文--船舶动力装置论文

化学回热循环燃气轮机参数匹配和性能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符号表第8-13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化学回热循环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进展第16-17页
    1.3 化学回热系统研究进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化学回热器研究进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高压闪蒸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进展第20页
    1.4 燃机仿真计算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部件特性处理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化学回热循环仿真计算研究进展第21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内容第21-23页
第2章 精细化仿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23-4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工质物性计算数学模型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空气和燃气热力性质数学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水和蒸汽热力性质数学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湿燃气热力性质计算模型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重整气热力性质计算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燃气轮机仿真数学模型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热力计算模型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动态计算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部件特性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仿真模型验证第33-35页
    2.4 蒸汽发生系统数学模型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换热设备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闪蒸设备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2.5 燃料重整反应数学模型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最小吉布斯自由能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仿真模型验证第40-4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3章 化学回热系统热力性能分析第43-5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3-44页
    3.2 化学回热器工作过程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3.3 理想化学回热器等效模型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虚拟温度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等效性验证第48-50页
    3.4 化学回热器与常规换热器第50-51页
    3.5 蒸汽发生系统的性能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4章 化学回热循环热力性能分析第55-7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5页
    4.2 化学回热器的临界温度第55-57页
    4.3 化学回热循环临界压比第57-59页
    4.4 化学回热循环仿真模型第59-61页
    4.5 化学回热循环性能分析第61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循环比功率-压比-温比关系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循环热效率-压比-温比关系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虚拟温度-压比-温比关系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显焓吸热量与反应吸热量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重整气燃料低热值第68-6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第5章 化学回热循环改进性能分析第71-8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1页
    5.2 化学回热循环改进仿真模型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联合仿真计算方法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联合仿真模型验证第74页
    5.3 化学回热循环改进性能分析第74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化学回热循环总体性能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化学回热系统热力性能第78-80页
    5.4 化学回热循环性能提升方案第80-8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5-89页
结论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9-101页
致谢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核动力二回路凝给水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研究
下一篇:船用增压器大膨胀比轴流涡轮气动设计与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