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武器工业论文--战车、战舰、战机、航天武器论文--战车论文

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摩擦特性与动态强度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1章 绪论第23-4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23-24页
    1.2 履带车辆湿式离合器的结构原理及技术特点第24-26页
    1.3 湿式离合器摩擦特性的研究发展和现状第26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湿式离合器带排特性的研究发展和现状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湿式离合器动态接合特性的研究发展和现状第32-35页
    1.4 湿式离合器动态强度特性的研究发展和现状第35-39页
    1.5 课题来源和意义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课题来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选题意义第39-40页
    1.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40-43页
第2章 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空转带排特性研究第43-8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2.2 研究对象第43-44页
    2.3 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带排空损特性理论分析第44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湿式离合器带排损失机理研究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高速工况湿式离合器带排特性研究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湿式离合器表面沟槽参数化建模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间隙不均匀性带排特性模型修正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多重网格数值求解方法第58-61页
    2.4 基于VOF两相流模型的摩擦副流体动态仿真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模型预处理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流体动态仿真边界条件预置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基于VOF两相流模型流体仿真结果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.1 基于VOF两相流模型针对表面无沟槽湿式离合器分析结果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.2 基于VOF模型针对表面含沟槽湿式离合器仿真结果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VOF模型与理论模型结果对比第66-68页
    2.5 基于热流固单向耦合的温度场仿真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相对转速影响因素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不同润滑油流速影响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沟槽形式第71-72页
    2.6 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空转带排特性试验研究第72-8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带排特性参数影响规律正交试验流程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相对转速对湿式离合器带排特性影响规律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润滑油温度对湿式离合器带排特性影响规律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润滑油流量对湿式离合器带排特性影响规律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5 带排间隙对湿式离合器带排特性影响规律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6 摩擦材料对湿式离合器带排特性影响规律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7 沟槽参数对湿式离合器带排特性影响规律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8 本节小结第87-88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88-89页
第3章 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动态接合特性研究第89-12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89页
    3.2 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接合特性阶段划分第89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挤压阶段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压紧阶段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全粗糙接触阶段第92-93页
    3.3 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接合动态特性理论分析第9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摩擦副间隙流体流动状态判定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动态接合过程摩擦副油膜厚度变化第95-9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基于KE粗糙接触理论弹塑性接触模型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湿式离合器表面沟槽参数化模型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湿式离合器温度场仿真分析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湿式离合器动态接合综合预测模型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动态接合滑摩功及滑摩功率第106-107页
    3.4 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动态接合试验研究第107-1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接合压力对动态接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润滑油温度对动态接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相对速度动态接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摩擦衬层材料渗透性对动态接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表面沟槽对动态接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本节小结第11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119-121页
第4章 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动态强度特性研究第121-15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121页
    4.2 宽频大振幅可调式动态强度工况设计第121-1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于矢量控制技术的动载模拟方法第124-1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动态强度工况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第127-1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基本假设第1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动态强度系统含动力源当量模型第127-132页
    4.3 动态强度感应测试方法第132-1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时域分析法第133-1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频域分析法第1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误差分析第135-136页
    4.4 动态强度靶点追踪测试方法第136-1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动态图像处理算法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视频目标侦测跟踪算法概述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基于粒子滤波的靶点跟踪方法第139-1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基于粒子滤波跟踪算法的特征提取第143-1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基于粒子滤波靶点跟踪算法的程序设计第144-1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基于粒子滤波跟踪算法的结果分析第145-149页
    4.5 湿式离合器动态应力分析第149-151页
    4.6 高速大功率湿式离合器动态强度特性试验研究第151-15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宽频大振幅极限工况激振试验第152-15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表面强化动载裂纹试验第154-15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摩擦特性及动态强度复合工况试验第157-158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158-159页
第5章 湿式离合器摩擦特性及动态强度试验系统研究第159-17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59-160页
    5.2 试验对象及工况第160-1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试验对象第1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验工况和检测项目第160-161页
    5.3 试验系统方案原理第161-1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试验系统结构组成第161-1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试验系统工作原理第163-1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试验系统关键技术第165-1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1 非接触摩擦副测温技术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2 负载模拟技术第166-1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3 靶点目标跟踪技术第167-1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试验系统软件架构第168-17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70-171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71-175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171-172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172-173页
    6.3 工作展望第173-175页
参考文献第175-18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和课题第187-188页

论文共1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飞机壁板自动钻铆中预连接工艺和铆接变形研究
下一篇:电传动履带车辆机电联合制动控制策略与试验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