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普通畜牧学论文--畜禽遗传、选种、育种论文--遗传论文

基于组学技术对Myostatin功能突变失活影响成肌细胞发育调控及线粒体功能的分析研究

摘要第7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8-20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0-36页
    1.1 Myostatin概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Myostatin的发现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MSTN的结构和功能蛋白的形成第20-21页
    1.2 Myostatin的信号通路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MSTN的细胞内应答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MSTN细胞外调节第23-24页
    1.3 Myostatin的调控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MSTN转录水平的调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MSTN转录后的调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microRNA调节MSTN的表达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表观遗传学调节MSTN第26-27页
    1.4 Myostatin的功能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MSTN在骨骼肌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MSTN对脂肪的调控作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MSTN对糖代谢的调控作用第29-30页
    1.5 Myostain的应用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医学方面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畜牧业中的应用第32-33页
    1.6 生物信息学在MSTN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蛋白质组学在MSTN研究中的应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转录组学在MSTN研究中的应用第34-36页
第二章 利用CRISPR/Cas9 技术制备MSTN基因编辑的C2C12 细胞株第36-5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细胞株及载体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主要溶液配制第38-40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4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MSTN基因sgRNA的设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CRISPR/Cas9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细胞培养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基因组DNA抽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T7EI突变检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脱靶效应的检测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突变类型鉴定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Cell Counting Kit-8(CCK8)检测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细胞RNA提取和qRT-PCR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统计学分析第52页
    2.4 试验结果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C2C12 成肌细胞鉴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MSTN基因sgRNA的筛选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MSTN KO促进C2C12 细胞增殖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qPCR和 Western Blot鉴定MSTN基因的敲除效果第55-56页
    2.5 讨论和结论第56-58页
第三章 基于Label-Free LC-MS/MS技术的MSTN基因敲除C2C12 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58-68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58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58-59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59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MSTN基因敲除C2C12 细胞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Western Blot验证第65页
    3.5 讨论和结论第65-68页
第四章 基于RNA-Seq技术的MSTN基因敲除的陕北白绒山羊的转录组学研究第68-85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68页
    4.2 材料方法第68页
    4.3 实验试剂第68-69页
    4.4 实验方法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动物伦理声明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样品制备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样品中总RNA的提取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样品中总RNA的检测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文库构建与测序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7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8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9 差异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0 qRT-PCR验证RNA-Seq第70页
    4.5 实验结果第7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RNA-seq的质控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RNA-seq整体质量评估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6 KEGG通路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7 qPCR验证RNA-Seq第81页
    4.6 讨论和结论第81-85页
第五章 MSTN通过BNIP2-CDC42-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成肌细胞分化第85-101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85页
    5.2 实验材料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仪器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剂及耗材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抗体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质粒和菌株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细胞株和培养基第88页
    5.3 实验方法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载体构建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陕北白绒山羊骨骼肌成肌细胞分离培养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慢病毒包装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慢病毒滴度测定-荧光法测定病毒滴度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慢病毒感染山羊原代成肌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稳定过表达FST细胞株的筛选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C2C12 细胞和山羊成肌细胞分化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qRT-PCR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8 免疫共沉淀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9 Western Blot检测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0 统计分析第93页
    5.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3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构建p CD513B-CMV-FST重组慢病毒载体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重组慢病毒的过表达和滴度测定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重组慢病毒对山羊成肌细胞感染效率的测定第9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FST基因在山羊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MSTN、CDC42和BNIP2 之间的相互作用第97-100页
    5.5 讨论第100-101页
第六章 MSTN功能突变失活可促进C2C12 细胞线粒体生成第101-116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101页
    6.2 实验材料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实验试剂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抗体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实验材料第103页
    6.3 试验方法第103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细胞复苏、培养与冻存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细胞基因组DNA提取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细胞RNA提取和qRT-PCR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线粒体DNA拷贝数测定(mtDNA/ntDNA)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 MitoTracker? Red CMXRos和 MitoTracker Green标定成肌细胞线粒体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7 葡萄糖吸收检测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8 活性氧(Reactive oxygen species,ROS)检测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9 ATP检测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0 乳酸测定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1 细胞蛋白提取及Western Blot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2 统计分析第108页
    6.4 实验结果第108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MSTN KO可以促进线粒体的生成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MSTN KO可以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MSTN基因敲除没有诱导线粒体损伤第111-113页
    6.5 讨论和结论第113-116页
第七章 结论第116-118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116页
    7.2 创新点第116-117页
    7.3 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7-118页
附录第118-142页
参考文献第142-156页
致谢第156-157页
个人简历第157-158页

论文共1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陕北白绒山羊毛囊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miRNA的鉴定及功能研究
下一篇:黄土丘陵区草地群落冠层降雨截留特征及优势种对降雨的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