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多维度锗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储锂性能研究
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-4页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符号说明第15-1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38页
    1.1 电池发展概述第16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工作机理与结构组成第17-18页
    1.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基于插层反应的碳类负极材料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基于合金化反应的合金类负极材料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基于转化型反应的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第24-26页
    1.4 锗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6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锗基负极材料的特点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锗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锗酸盐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锗合金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34页
    1.5 仿生结构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34-36页
    1.6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7-38页
第二章 锗酸镍纳米片/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第38-6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8-39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主要表征测试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锗酸镍纳米片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第41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1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纯锗酸镍纳米片形貌及结构表征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锗酸镍纳米片/石墨烯复合材料形貌及结构表征第45-55页
    2.4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电池的组装及测试条件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锂电性能研究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储锂机理研究第61-6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三章 锗化镍纳米颗粒/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储锂性能研究第64-8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4-65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主要表征测试方法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锗化镍纳米颗粒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第66-67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7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锗化镍纳米颗粒/石墨烯的形貌及结构表征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锗化镍纳米颗粒核壳结构的表征第72-75页
    3.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5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电池的组装及测试条件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锂电性能研究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储锂机理研究第81-8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86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6页
致谢第96-98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-100页
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00-101页
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101-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规模化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优化研究
下一篇:模拟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力电子负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