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城市经济管理论文

宏观审慎监管下上市公司房地产投资效应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房地产的宏观审慎管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房地产投资效应第14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1.4 论文创新点第18-19页
第2章 宏观审慎监管下房地产投资效应的理论分析第19-25页
    2.1 房地产投资的概念界定第19页
    2.2 房地产投资效应的形成机理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房地产投资的促进效应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房地产投资的挤出效应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效应第21-23页
    2.3 宏观审慎监管对房地产市场的要求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房地产投资的宏观审慎管理第23-25页
第3章 我国房地产投资发展现状分析第25-35页
    3.1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史及效果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放松鼓励的房地产政策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抑制收紧的房地产政策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中国房地产市场受政策面影响大第29-30页
    3.2 投资效应影响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征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促进效应下投资市场体量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挤出效应引发资源配置低效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风险效应影响市场的稳健性第31-32页
    3.3 宏观审慎监管下的我国房地产市场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房地产市场的目的及工具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宏观审慎监管对房地产投资的管理成效第33-35页
第4章 宏观审慎监管下的房地产投资效应实证研究第35-50页
    4.1 房地产投资效应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假设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证分析中研究主体的确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上市公司房地产投资的促进效应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上市房地产投资的挤出及风险效应第37-38页
    4.2 上市公司房地产投资1实证分析第38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变量选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型建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证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模型的稳健性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4.3 基于实证结果对上市公司房地产投资效应的分析第48-50页
第5章 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第50-55页
    5.1 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调控方向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推动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多渠道缓解市场供需错配问题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防控房地产进一步泡沫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从短期调控到长效机制建立第52页
    5.2 对我国房地产投资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积极推进城市和人口政策调整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差异化的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宏观审慎与税收及土地政策的协调第54-55页
结论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互联互通机制下沪深股市波动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双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下脆弱期权定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