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心理创伤治愈”题材漫画创作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一.设计项目提出 | 第7-8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| (二)研究目的 | 第7页 |
| (三)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| 二.设计目标 | 第8页 |
| 三.设计思路 | 第8-9页 |
| 四.设计方法 | 第9页 |
| 五.设计过程 | 第9-35页 |
| (一)前期研究 | 第9-12页 |
| 1.人群定位及内容考察 | 第9-10页 |
| 2.关于负面情绪的探索 | 第10-11页 |
| 3 漫画项目介绍 | 第11-12页 |
| (二)剧本创作阶段 | 第12-15页 |
| 1.关于“记忆消除”主题描述 | 第12-13页 |
| 2.诗意的融合 | 第13-15页 |
| 3.剧情概述 | 第15页 |
| (三)人物形象设计分析 | 第15-23页 |
| 1. 主角与神话传说 | 第15-17页 |
| 2. 吉祥物二十 | 第17-18页 |
| 3. 校园事件人物设计 | 第18-20页 |
| 4. 其余人物设计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(四)漫画创作阶段 | 第23-33页 |
| 1.创作流程概述 | 第23-27页 |
| (1)草稿阶段的尝试 | 第24-25页 |
| (2)分镜阶段的推敲 | 第25-26页 |
| (3)后期处理 | 第26-27页 |
| 2.封面创作 | 第27-28页 |
| 3.处理手法 | 第28-33页 |
| (1)写生手法 | 第28-29页 |
| (2)构图手法 | 第29-30页 |
| (3)拟物手法 | 第30-31页 |
| (4)插图手法 | 第31-32页 |
| (5)诗意的融合 | 第32-33页 |
| (五)衍生品设计 | 第33-35页 |
| 1.表情包创作 | 第33-34页 |
| 2.周边创作 | 第34-35页 |
| 六.设计成果概述 | 第35-36页 |
| (一)已完成工作概述 | 第35页 |
| (二)设计难点: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体现 | 第35-36页 |
| 七.设计结论 | 第36-37页 |
| (一)设计总结 | 第36页 |
| (二)展望未来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
| 附录 | 第38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