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稻病虫害论文--虫害论文

湖南省稻飞虱发生规律和迁飞习性研究

摘要第7-11页
ABSTRACT第11-16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-35页
    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-20页
    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稻飞虱分布与发生情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稻飞虱迁飞研究第21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稻飞虱迁飞研究方法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稻飞虱迁飞行为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稻飞虱起飞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稻飞虱巡航高度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稻飞虱迁飞时长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稻飞虱降落第30-31页
    3 湖南概况第31-33页
    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3-35页
第二章 湖南省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第35-57页
    1 材料和方法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测报灯数据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田间系统调查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卵巢解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卵巢发育进度分级标准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5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虫源性质划分标准第39页
    2 结果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湖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上灯量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湘东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上灯量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湘西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上灯量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湘西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上灯量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 湘东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上灯量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湖南灯下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巢发育进度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白背飞虱灯下卵巢发育进度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褐飞虱灯下卵巢发育进度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湖南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巢发育进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白背飞虱田间卵巢发育进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褐飞虱田间卵巢发育进度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湖南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动态第50-51页
    3 讨论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湖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上灯量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湖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湖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上灯量与田间动态关系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 湖南灯下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巢发育进度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 湖南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巢发育进度第54-57页
第三章 湖南省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起飞观察第57-77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罩笼设置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接虫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罩笼起飞观察第58页
    2 结果第58-7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爬上剑叶时刻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日起飞量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待飞时长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起飞持续时长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起飞高峰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6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巢发育进度第69-72页
    3 结论与讨论第72-77页
第四章 湖南省早稻白背飞虱虫源地分析第77-133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77-8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虫情资料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气象资料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轨迹分析方法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有效虫源地判定标准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数据分析第81-82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82-1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湖南省5月第一侯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湖南省5月第二侯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湖南省5月第三侯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湖南省5月第四侯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2.5 湖南省5月第五侯第94-99页
        2.6 湖南省5月第六侯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2.7 湖南省6月第一侯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2.8 湖南省6月第二侯第105-110页
        2.9 湖南省6月第三侯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湖南省6月第四侯第114-1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1 湖南省6月第五侯第118-1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2 湖南省6月第六侯第123-127页
    3 讨论第127-1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白背飞虱虫源地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白背飞虱迁飞与运载气流的关系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白背飞虱降落机制第129-133页
第五章 湖南省晚稻褐飞虱虫源地分析第133-167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133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133-16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湖南省8月上半个月第133-1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湖南省8月第四侯第135-1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湖南省8月第五侯第138-1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湖南省8月第六侯第142-1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 湖南省9月第一侯第145-149页
        2.6 湖南省9月第二侯第149-152页
        2.7 湖南省9月第三侯第152-155页
        2.8 湖南省9月第四侯第155-159页
        2.9 湖南省9月第五侯第159-161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湖南省9月第六侯第161-165页
    3 讨论第165-167页
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67-171页
    1 湖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第167-16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湖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上灯分析第16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湖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第167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湖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巢发育进度第167-168页
    2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起飞观察第168页
    3 湖南早稻白背飞虱迁飞习性研究第168-16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湖南早稻白背飞虱虫源地第1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湖南早稻白背飞虱的运载气流第168-1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白背飞虱降落机制第169页
    4 湖南晚稻褐飞虱迁飞习性研究第169-1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 褐飞虱虫源地第1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 褐飞虱迁飞与运载气流的关系第169-1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 湖南晚稻褐飞虱的降落机制第170页
    5 不足与展望第170页
    6 论文创新点第170-171页
参考文献第171-185页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85-187页
致谢第187-188页

论文共1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灰飞虱ABC转运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抗药性功能研究
下一篇:农村居民点集聚下的耕地利用规模影响因素及其效益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