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3-15页 |
ABSTRACT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8-1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2 研究目标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1.2.1 研究目标 | 第20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2.3 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3.1 农村居民点配置的时空变化及模式分析 | 第23页 |
1.3.2 耕地利用规模的时空分异研究 | 第23页 |
1.3.3 农村居民点集聚下的耕地利用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3页 |
1.3.4 农村居民点集聚下的耕地利用效益评价 | 第23-24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| 第26-38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6-27页 |
2.1.1 农村居民点 | 第26页 |
2.1.2 耕地 | 第26页 |
2.1.3 耕地资源利用 | 第26-27页 |
2.2 农地利用规模研究 | 第27-29页 |
2.2.1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 | 第27-28页 |
2.2.2 农地利用规模与效率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2.3 农村居民点集聚程度研究 | 第29-31页 |
2.3.1 农村居民点聚集的驱动力 | 第29-30页 |
2.3.2 农村居民点集聚模式及空间布局 | 第30-31页 |
2.4 耕地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 | 第31-33页 |
2.5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33-34页 |
2.6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34-38页 |
2.6.1 边际报酬理论 | 第34页 |
2.6.2 区位论 | 第34-35页 |
2.6.3 人地关系理论 | 第35-36页 |
2.6.4 景观生态学理论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| 第38-41页 |
3.1 研究区概况 | 第38-40页 |
3.1.1 自然条件 | 第38-39页 |
3.1.2 社会经济发展 | 第39-40页 |
3.2 数据来源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与集聚程度分析 | 第41-67页 |
4.1 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分析 | 第41-48页 |
4.1.1 农村居民点规模变化 | 第41-46页 |
4.1.2 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2 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| 第48-59页 |
4.2.1 景观指数的选取 | 第48-50页 |
4.2.2 农村居民点景观规模变化分析 | 第50-55页 |
4.2.3 农村居民点景观形状变化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2.4 农村居民点景观聚集度变化分析 | 第56-59页 |
4.3 农村居民点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| 第59-66页 |
4.3.1 农村居民点集聚程度划分 | 第59页 |
4.3.2 农村居民点集聚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9-6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耕地利用规模的时空变化研究 | 第67-92页 |
5.1 耕地利用现状 | 第67-68页 |
5.2 耕地利用规模数量变化 | 第68-76页 |
5.2.1 变化幅度 | 第68-73页 |
5.2.2 耕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| 第73-76页 |
5.3 耕地利用规模空间变化 | 第76-90页 |
5.3.1 指标的选取与计算 | 第77-79页 |
5.3.2 耕地景观规模变化分析 | 第79-85页 |
5.3.3 耕地景观破碎度变化分析 | 第85-9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第六章 农村居民点集聚下的耕地利用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2-103页 |
6.1 指标体系构建 | 第92-96页 |
6.1.1 影响耕地利用规模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92-93页 |
6.1.2 影响指标分析 | 第93-96页 |
6.2 研究方法—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要影响因素 | 第96-98页 |
6.2.1 指标筛选前的数据标准化(z-score标准化) | 第96-97页 |
6.2.2 指标筛选的主成分分析 | 第97-98页 |
6.3 耕地利用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8-102页 |
6.3.1 数据来源 | 第98页 |
6.3.2 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8-102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第七章 不同农村居民点集聚程度下的耕地利用规模效益评价 | 第103-120页 |
7.1 指标体系构建 | 第103-106页 |
7.1.1 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103-104页 |
7.1.2 评价指标的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7.2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测算 | 第106-109页 |
7.2.1 数据标准化 | 第106页 |
7.2.2 确定权重 | 第106-109页 |
7.2.3 耕地利用规模综合效益值计算 | 第109页 |
7.3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影响评价 | 第109-118页 |
7.3.1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 | 第109页 |
7.3.2 研究过程及方法 | 第109-117页 |
7.3.3 研究结果及分析 | 第117-118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18-120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0-124页 |
8.1 结论 | 第120-122页 |
8.2 研究展望 | 第122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