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作为环境法学术语的生态环境损害 | 第14-26页 |
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的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一、生态环境损害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二、生态环境损害的特征 | 第15-16页 |
三、生态环境损害概念的公益基础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| 第17-20页 |
一、与环境侵权概念的区别 | 第17-18页 |
二、与自然资源损害的比较 | 第18-19页 |
三、与环境损害的区别 | 第19-20页 |
四、小结 | 第20页 |
第三节 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 | 第20-26页 |
一、生态环境修复责任 | 第21-22页 |
二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类型 | 第22-24页 |
三、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与评估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现有法律框架的融合问题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索赔与政府环保监管职责的关系 | 第26-29页 |
一、地方政府提起索赔诉讼的法理基础 | 第26-27页 |
二、地方政府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前提条件 | 第27-28页 |
三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起诉主体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衔接 | 第29-31页 |
一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 | 第29页 |
二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逻辑顺序 | 第29-31页 |
第三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| 第31-33页 |
一、检察机关在环境司法中的角色 | 第31-32页 |
二、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 | 第32-33页 |
三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顺位 | 第33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| 第34-47页 |
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路径 | 第34-42页 |
一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与义务人 | 第34-37页 |
二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磋商 | 第37-39页 |
三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| 第39-41页 |
四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仲裁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管理 | 第42-44页 |
一、地方的典型具体实践 | 第42-43页 |
二、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的建议 | 第43-44页 |
第三节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 | 第44-47页 |
一、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现状 | 第44-45页 |
二、完善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议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