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2-15页 |
第一章 电子数据和公证的发展史简述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电子数据和证据的发展简述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证据保全公证的发展简述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电子数据保全公证制度和学说的发展史 | 第20-34页 |
第一节 域外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我国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| 第21-30页 |
一、电子数据方向的发展 | 第21-24页 |
二、证据保全公证方向的发展 | 第24-30页 |
第三节 我国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研究的发展演变 | 第30-34页 |
一、证据和公证制度研究的整体发展演变 | 第30-31页 |
二、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研究的发展演变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我国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| 第34-44页 |
第一节 我国电子数据保全公证 | 第34-38页 |
一、公证业务整体概况 | 第34-36页 |
二、电子数据保全公证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我国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立法现状 | 第38-41页 |
一、公证领域 | 第38-39页 |
二、民事证据领域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电子数据保全公证面临的挑战 | 第41-44页 |
一、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局限性 | 第41页 |
二、电子数据公证的认定和适用标准缺乏法律依据 | 第41-42页 |
三、公证保全与诉讼保全、电子数据鉴定的较量 | 第42页 |
四、电子诉讼的发展对电子数据公证业务的冲击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认定理论 | 第44-51页 |
第一节 认定的内容和范围 | 第44-45页 |
一、证据的审核认定 | 第44-45页 |
二、事实认定 | 第45页 |
第二节 认定的逻辑结构 | 第45-48页 |
一、证据认定:为证明奠定基础 | 第46页 |
二、事实认定:法律关系的证成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认定 | 第48-51页 |
一、合法性 | 第48页 |
二、真实性 | 第48-49页 |
三、关联性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电子数据保全公证在知识产权民事裁判中的运用 | 第51-62页 |
第一节 知识产权民事裁判中的电子数据保全公证 | 第52-58页 |
一、我国知识产权代表性案例大数据 | 第52-56页 |
二、部分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数据 | 第56-58页 |
第二节 知识产权中电子数据、公证证据认定情况 | 第58-60页 |
一、个案中的认定 | 第58-59页 |
二、认定的一般规则 | 第59-60页 |
第三节 司法运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| 第60-62页 |
一、电子数据分类 | 第60-61页 |
二、瑕疵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运用 | 第61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