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间充气可展开舱段结构设计与分析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2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2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22-26页 |
第2章 空间充气可展开舱段基本结构设计 | 第26-42页 |
2.1 中央芯柱结构设计 | 第26-31页 |
2.1.1 中央芯柱整体结构设计 | 第26-28页 |
2.1.2 舱门机构设计 | 第28-30页 |
2.1.3 地板展开机构设计 | 第30-31页 |
2.1.4 气闸舱设计 | 第31页 |
2.2 多层柔性外壳设计 | 第31-36页 |
2.2.1 近地轨道太空环境介绍 | 第32-33页 |
2.2.2 多层柔性外壳设计 | 第33-36页 |
2.2.3 柔性外壳折叠方式设计 | 第36页 |
2.3 充气系统设计 | 第36-39页 |
2.3.1 充气系统类型选择 | 第37页 |
2.3.2 充气系统方案设计 | 第37-39页 |
2.3.3 充气回路设计 | 第3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2页 |
第3章 舱段中央芯柱结构模态分析及优化 | 第42-58页 |
3.1 模态分析理论 | 第42-45页 |
3.1.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| 第42-43页 |
3.1.2 模态提取方法 | 第43-45页 |
3.2 舱段中央芯柱结构模型简化 | 第45-46页 |
3.2.1 零部件的处理 | 第45页 |
3.2.2 细小特征的处理 | 第45-46页 |
3.3 舱段中央芯柱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6-51页 |
3.3.1 ABAQUS软件介绍 | 第46-47页 |
3.3.2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7-51页 |
3.4 中央芯柱结构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1-56页 |
3.4.1 中央芯柱结构模态分析结果 | 第51-53页 |
3.4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3-54页 |
3.4.3 模态优化 | 第54-5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4章 结构限制层囊体静力学分析及形态优化 | 第58-76页 |
4.1 结构限制层囊体初步设计 | 第58-65页 |
4.1.1 结构限制层囊体应力理论分析 | 第58-61页 |
4.1.2 Von Mises应力的计算 | 第61-62页 |
4.1.3 结构限制层囊体应力有限元分析 | 第62-65页 |
4.2 结构限制层囊体结构多目标优化 | 第65-73页 |
4.2.1 多目标优化流程 | 第66页 |
4.2.2 形态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 | 第66-68页 |
4.2.3 多目标优化问题处理方法 | 第68-69页 |
4.2.4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实现 | 第69-71页 |
4.2.5 优化分析结果 | 第71-7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3-76页 |
第5章 样机制作与试验 | 第76-90页 |
5.1 样机制作 | 第76-85页 |
5.1.1 中央芯柱结构 | 第76-82页 |
5.1.2 柔性外壳制作 | 第82-83页 |
5.1.3 充气系统搭建 | 第83-85页 |
5.2 地板结构展开试验 | 第85-87页 |
5.3 柔性外壳充气展开试验 | 第87-8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0-92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90-91页 |
6.2 主要创新点 | 第91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8页 |
附录 | 第98页 |
A.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8页 |
B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98页 |
C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