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热能论文

新型储热器热性能参数的数值模拟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储热技术概述第12页
    1.3 储热的分类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按时间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按储热方式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储热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第16-18页
2 新型储热器的设计与仿真软件介绍第18-32页
    2.1 相变材料的选择第18-19页
    2.2 相变储热的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 2.3 新型储热器的设计与运行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相变工质的确定—饱和水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新型储热器结构介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新型储热器各部件和作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新型储热器的运行、调控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2.4 新型储热器的温降计算第26页
    2.5 内保温层厚度的确定第26-28页
    2.6 FLUENT软件介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FLUENT软件开发背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FLUENT软件特点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FLUENT程序软件包介绍第30-31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3 新型储热器吸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第32-43页
    3.1 吸热过程数值模型的建立第32-33页
    3.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3-35页
    3.3 FLUENT仿真计算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储热器仿真的简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划分网络结构第36-38页
    3.4 新型储热器吸热过程模拟计算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吸热过程模拟仿真图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模拟仿真的残差分析第4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4 新型储热器放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第43-49页
    4.1 放热过程数值模型的建立第43-44页
    4.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4页
    4.3 放热过程的数值模拟与研究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划分网格结构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放热过程的模拟仿真计算第45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5 新型储热器加热性能研究第49-57页
    5.1 相变水箱的强制对流加热的数学模型第49页
    5.2 不同加热风速下的加热性能仿真分析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热风速v=6m/s时的速度场分布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热风速v=8m/s时的速度场分布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热风速v=8m/s时储热器的整体温度分布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模拟仿真的残差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6 新型储热器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探讨第57-66页
    6.1 相变水箱温度对储热过程的影响第57-62页
    6.2 进口风速对储热过程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6.3 对比分析同样规格传统储热水箱散热量第63-64页
    6.4 新型储热器在一个月内散热情况第64-65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7 结论与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66-67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作者简历第71-73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柴油机中冷器螺栓断裂故障诊断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