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保护管理论文--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--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

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4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9页
    1.4 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绿色技术(Green Technology)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绿色技术创新(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)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环境规制(Environmental Regulation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环境规制强度(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tensity)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环境规制工具(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ols)第22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22-24页
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24-32页
    2.1 相关理论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环境伦理学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循环经济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外部性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波特假说第27页
    2.2 关于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的相关文献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关于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积极作用的相关文献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关于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消极作用的相关文献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关于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不确定作用的相关文献第29页
    2.3 关于环境规制工具与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的相关文献第29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3章 SD模型下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与环境规制第32-54页
    3.1 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概述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定义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特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机能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与环境规制第33页
    3.2 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3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部综合驱动力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综合驱动力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作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3 绿色技术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流图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系统模型的检验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仿真实证与结果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4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机制第54-78页
    4.1 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环境规制的内涵与不同学说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第57-58页
    4.2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机制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环境规制、内部驱动力和绿色技术创新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环境规制、内部阻力和绿色技术创新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环境规制、外部驱动力和绿色技术创新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环境规制、外部阻力和绿色技术创新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机制第61-62页
    4.3 强度效应——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正向效应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负向效应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中国情景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作用的理论模型第65-66页
    4.4 工具效应——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分析第66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社会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综合评价第7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6-78页
第5章 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第78-100页
    5.1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表现与环境规制强度效应第78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单位GDP能源消耗呈不断下降趋势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技术创新支撑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第80-84页
    5.2 环境规制强度(ERI)的测量第84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环境规制强度指标的构建研究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环境规制强度(ERI)的测量第84-90页
    5.3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90页
    5.4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(Dataand Variables)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数据来源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变量的选取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控制变量的度量第91-93页
    5.5 实证检验与分析第93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描述性统计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单位根检验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环境规制强度综合性指标的模型结果第9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模型结果第96-99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99-100页
第6章 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00-108页
    6.1 中国环境规制工具的演进与环境规制工具效应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单一阶段(1972年——1989年)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命令控制型为主、市场激励型为辅阶段(1990年——1999年)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命令控制型为主、市场激励型和社会型为辅阶段(2000年——至今)第101-103页
    6.2 环境规制工具的测量第103页
    6.3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03-104页
    6.4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数据来源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变量的选取第104页
    6.5 实证检验与分析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描述性统计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单位根检验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环境规制工具总体模型结果第105-107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07-108页
第7章 基于DEA的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第108-119页
    7.1 环境规制强度—规制工具—效率评价“三角形理论”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环境规制强度—规制工具—效率评价“三角形理论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的内涵第108-109页
    7.2 环境规制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09-11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环境规制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环境规制的收益指标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环境规制的成本指标第111-112页
    7.3 基于DEA的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第112-116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环境规制效率的测算与分析第114-116页
    7.4 政策建议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释放政府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潜力第116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改革市场激励型规制手段、激发市场的活力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鼓励发展多元化、提高创新能力第117-118页
    7.5 本章小结第118-119页
第8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19-121页
    8.1 研究结论第119-120页
    8.2 研究展望第120-121页
致谢第121-122页
参考文献第122-130页
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第130-132页
附录1 云南祥丰集团绿色技术创新动活动分析第132-137页

论文共1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演化模型研究
下一篇:我国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跨国经营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