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统计学论文--世界各国统计工作论文--中国论文

地方政府统计公信力现状及提升途径研究--以D市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政府和公众信任关系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政府统计公信力的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简要评价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第18-20页
第2章 地方政府统计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-24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政府统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统计公信力第20-21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基础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D市政府统计公信力现状调研第24-36页
    3.1 统计公信力调查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问卷设计原则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调查方法与内容第25页
    3.2 D市政府统计工作现状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统计机构与人员设置情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统计的指标、内容及统计方法制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统计数据的公布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政府统计的发展成就第28-29页
    3.3 D市政府统计公信力现状分析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公众对政府统计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公众对政府统计数据存在质疑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公众对统计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总体评价第35页
    小结第35-36页
第4章 地方政府统计公信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6-44页
    4.1 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行政干预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统计方法制度不够科学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统计数据来源不够可靠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第37-38页
    4.2 统计产品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产品内容对微观个体缺乏实用性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统计产品形式单一、获取途径不方便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统计工作不透明、数据没有全部公开第39页
    4.3 外部环境不利和公众自身误解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媒体错误解读统计数据造成社会误导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政府及社会的诚信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公众个性化的数据需求难以满足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诉诸于统计数据的不满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民间统计调查数据的冲击第41页
    4.4 统计工作效能有待提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服务公众意识不强,服务性统计机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工作效能低,管理不到位第42页
    4.5 统计法律意识淡薄,行政执法不到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统计机构缺乏独立性,政府干预致统计行政执法难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统计行政执法力量薄弱,尚无专设的执法检查机构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统计法律法规不完善,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不够第43页
    小结第43-44页
第5章 地方政府统计公信力提升途径第44-53页
    5.1 多措并举提高数据质量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减少行政干预统计数据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改革统计方法制度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加强统计督导,严把数据来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充实统计力量,充分利用统计服务外包等社会资源第46页
    5.2 加快现代服务型统计机构建设,实现统计公共产品供需平衡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服务对象向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公众转变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服务产品向多元化、细分化、和按需定制转变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服务方式向便捷、快速,多渠道转变第47-48页
    5.3 优化外部环境,做好舆论引导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大对统计数据的解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做好舆情监测,建立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全面提高公众统计素质,普及统计知识第49页
    5.4 提升政府统计效能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构建效能监察长效机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完善统计行政效能监察指标体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改进干部选拔机制第50页
    5.5 完善统计法律法规,加大执法力度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完善统计法律法规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充实执法力量,确保执法效果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加大法律宣传,增强统计法制观念第51页
    小结第51-53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第56-58页
    附录A D市政府统计公信力现状调査问卷第56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融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研究--以Z区为例
下一篇:教育APP在武汉市X小学学生课外学习中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--以英语类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