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6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现状与综合述评 | 第9-14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四、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澳大利亚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形成 | 第16-25页 |
一、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概述 | 第16-19页 |
(一) 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(二) 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7-19页 |
二、澳大利亚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形成背景 | 第19-23页 |
(一) 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历史渊源-殖民统治的主宰 | 第20-22页 |
(二) 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文化宗教传统一宗教奠基与 | 第22页 |
(三) 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社会背景—科技革命与资本 | 第22-23页 |
三、澳大利亚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23-25页 |
(一) 澳大利亚公益募捐相关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历史发展 | 第23-24页 |
(二) 澳大利亚政府在公益募捐中监督地位的确立过程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澳大利亚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具体内容 | 第25-32页 |
一、公益募捐准入的主体范围 | 第25-26页 |
二、公益募捐准入的监管主体 | 第26页 |
三、公益募捐主体准入条件 | 第26-27页 |
四、公益募捐主体准入程序 | 第27-28页 |
五、公益募捐许可证的效力 | 第28-30页 |
六、审查制度 | 第30-31页 |
七、司法救济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澳大利亚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特点 | 第32-38页 |
一、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价值取向:秩序下的自由 | 第32-33页 |
二、澳大利亚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特点 | 第33-38页 |
(一) 审查主体资格的门槛低 | 第33-34页 |
(二) 与主体准入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 | 第34页 |
(三) 与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其他制度紧密配合,形成 | 第34-38页 |
第四章 澳大利亚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中国借鉴 | 第38-58页 |
一、我国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| 第38-42页 |
(一) 我国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现状 | 第38-39页 |
(二) 我国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不足 | 第39-42页 |
二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》中关于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的设计及评价 | 第42-45页 |
(一) 《慈善法》对公益募捐主体的制度设计 | 第42-44页 |
1、规定了慈善组织的设立及其组织形式 | 第42-43页 |
2、明确公益募捐的慈善组织必须有主体资格 | 第43页 |
3、明确了主管机构及受理期限 | 第43页 |
4、扩大了公益募捐主体的募捐范围 | 第43-44页 |
(二) 对《慈善法》的评析 | 第44-45页 |
三、澳大利亚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给予我国的启示 | 第45-58页 |
(一) 尽快出台独立的《公益募捐法》,保障制度运行效果 | 第45-47页 |
(二) 降低准入门槛并细化准入条件,优化公益募捐主体准入制度 | 第47-49页 |
(三) 营造公益募捐良性发展环境,健全主体准入制度的配套制度 | 第49-56页 |
(四) 构建完整统一的公益募捐法律体系,完善公益募捐配套法律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