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关于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.3 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研究 | 第13页 |
1.3.4 文献评述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4页 |
1.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| 第14-16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5.2 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及管理相关基础理论 | 第16-24页 |
2.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基本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1.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界定 | 第16页 |
2.1.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特征 | 第16-18页 |
2.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内容 | 第18-21页 |
2.2.1 流动性风险 | 第18-19页 |
2.2.2 利率风险 | 第19页 |
2.2.3 操作风险 | 第19-20页 |
2.2.4 中间业务风险 | 第20页 |
2.2.5 不良贷款回收风险 | 第20-21页 |
2.3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| 第21页 |
2.4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| 第21-23页 |
2.5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招商银行财务风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4-34页 |
3.1 招商银行概况 | 第24页 |
3.2 招商银行财务状况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3 招商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6-27页 |
3.4 招商银行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问题 | 第27-34页 |
3.4.1 银行不良贷款拨备不足 | 第27-29页 |
3.4.2 资产流动性逐年降低 | 第29-30页 |
3.4.3 银行各项盈利性指标持续下滑 | 第30-31页 |
3.4.4 银行资本充足率长期保持较低水平 | 第31-33页 |
3.4.5 对利率风险不重视且控制不足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招商银行财务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34-38页 |
4.1 资产负债比重过高 | 第34-35页 |
4.2 贷款流程管理的缺陷导致不良贷款快速增长 | 第35页 |
4.3 对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| 第35-36页 |
4.4 银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缺失 | 第36-37页 |
4.5 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招商银行财务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| 第38-43页 |
5.1 提升银行资本充足率 | 第38页 |
5.1.1 扩大银行资产规模 | 第38页 |
5.1.2 强化银行不良贷款回收管理 | 第38页 |
5.2 加强资本流动性管理 | 第38-39页 |
5.2.1 加强银行资本负债比例管理 | 第38-39页 |
5.2.2 借鉴国外先进相关经验和技术,引入大数据思维理念 | 第39页 |
5.2.3 设置独立管理部门,履行董事会风险监督职责 | 第39页 |
5.3 提升银行各项盈利性指标 | 第39-40页 |
5.3.1 拓展资金收入渠道 | 第39-40页 |
5.3.2 降低业务管理成本 | 第40页 |
5.4 加强贷款流程管理体系改革 | 第40-41页 |
5.4.1 加强贷款业务过程监管 | 第40-41页 |
5.4.2 完善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| 第41页 |
5.5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体系 | 第41-42页 |
5.5.1 优化部门功能组织结构,明确各部门责任范围 | 第41页 |
5.5.2 优化财务系统结构,改善财务管理机制 | 第41页 |
5.5.3 构建风险管理系统 | 第41页 |
5.5.4 加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建设和操作违规行为惩处管理 | 第41-42页 |
5.6 建立银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| 第42-43页 |
5.6.1 构建银行资金流动性信息管理系统 | 第42页 |
5.6.2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| 第42-43页 |
第6章 结论及下一步展望 | 第43-4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3页 |
6.2 下一步展望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