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基本建设经济论文--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

PPP模式下污水处理项目风险分担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8-21页
第二章 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分担理论综述第21-29页
    2.1 PPP模式概述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PPP模式的定义和特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PPP模式的基本组织模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PPP模式的运作过程第24-25页
    2.2 PPP项目风险分担概述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风险分担的概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PPP项目风险分担特性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研究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分担问题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研究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必要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分担存在的问题第27-29页
第三章 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及分担主体分析第29-35页
    3.1 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项目外部风险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项目内部风险第30-33页
    3.2 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分担主体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政府部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社会资本方第34-35页
第四章 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构建第35-47页
    4.1 PPP项目风险分担原则第35-37页
    4.2 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的合理分担框架第37-40页
    4.3 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指标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分析各层级指标含义第40-43页
    4.4 基于AHP的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构建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确定各指标下风险分担比例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基于AHP计算各指标主观权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求解各参与方的风险分担比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风险分担结果处理第46-47页
第五章 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合理分担的建议第47-53页
    5.1 提高政府应用PPP的能力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通过PPP专职机构和授权机构跟进PPP项目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及时追缴和自觉支付排污费第48页
    5.2 提高社会资本方应对PPP的能力第48-49页
    5.3 建立PPP技术咨询机构和风险担保机构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公平公正的PPP技术咨询机构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建立专门的PPP风险担保机构第50页
    5.4 完善PPP相关法律政策第50-51页
    5.5 建立公正、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采取合理的PPP项目风险分担方式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灵活运用PPP项目风险分担原则第51-53页
第六章 锦州市松山新区南站区污水处理PPP项目案例分析第53-61页
    6.1 项目概况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项目基本情况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PPP项目运作方式第54-55页
    6.2 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框架第55-56页
    6.3 构建基于AHP的污水处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确定各指标下风险分担比例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基于AHP计算指标主观权重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求解各参与方的风险分担比例第59-61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61-62页
    7.2 未来研究展望第62-63页
附录:专家打分表第63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作者简介第69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第69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猪基因组中活性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子标记研发及应用评估
下一篇:论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文化教学中的具体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