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发动机论文

发动机新型动力输出机构分析与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新型内燃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2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发动机新技术的发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动力输出系统的发展第14-20页
    1.4 内燃机性能评价指标第20-21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3页
第二章 传统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传动特性分析第23-3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2.2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2.3 曲柄连杆机构的效率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机械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曲柄连杆机构对功的传递第27-30页
    2.4 曲柄连杆机构的压力角第30-3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1-33页
第三章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第33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3.2 曲柄摆杆机构的特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曲柄摆杆机构的急回特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曲柄摆杆机构的死点第34页
    3.3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工作原理第34-35页
    3.4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的多目标尺度优化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多目标优化设计和fmincon函数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使用fmincon函数的优化结果第40-41页
    3.5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的运动规律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的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的运动分析求解第43-4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模型的仿真及主要零件强度分析第45-6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4.2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实体模型的建立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新型机构主要零件建模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新型机构装配体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基于ADAMS的新型动力输出机构仿真分析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新型机构虚拟样机的制作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新型机构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4.4 基于ANSYS的新型机构主要零部件的静力分析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受压连杆的稳定计算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ANSYS建模及其网格划分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连杆的有限元静力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摆杆的有限元静力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五章 新型动力输出机构的实验研究第63-7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3页
    5.2 实验装置方案简介第63-65页
    5.3 丝杠螺旋副的选择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丝杠螺旋副简介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滑动丝杠螺旋副的设计计算第65-68页
    5.4 步进电机的选择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步进电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步进电机选型计算方法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选取的步进电机及控制器第71-72页
    5.5 实验装置其他零部件的设计第72-73页
    5.6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六章 结论第75-7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1页
附录第81-91页
作者简介第91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-93页
致谢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管道验收检测器运动特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成本加成法的长沙市天然气定价模式改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