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面向异形钕铁硼充磁包装的并联拾放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-10页
    1.2 并联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并联机器人末端位置误差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并联机器人在分拣领域的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并联机器人在分拣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并联机器人在分拣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3-15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第二章 异形钕铁硼充磁包装机方案设计第17-2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7页
    2.2 异形钕铁硼充磁包装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异形钕铁硼充磁包装工况需求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异形钕铁硼充磁包装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并联拾放机器人机械结构方案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异形钕铁硼充磁包装机机械系统节拍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2.3 异形钕铁硼充磁包装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并联拾放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并联拾放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方案设计第24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并联拾放机器人运动学及位置误差分析第29-5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9页
    3.2 并联拾放机器人位置正反解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位置反解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位置正解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3.3 并联拾放机器人工作空间研究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工作空间研究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例第36-40页
    3.4 并联拾放机器人动平台位置误差建模及仿真第4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动平台位置误差建模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位置误差仿真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 并联拾放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及拾取策略研究第53-7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4.2 基于OPENCV的机器视觉软件开发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OPENCV视觉库简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异形钕铁硼形状识别方法研究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异形钕铁硼位姿提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实例第57-58页
    4.3 基于PMAC的并联拾放机器人运动控制软件开发第58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MAC运动控制卡简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并联拾放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于PMAC的并联拾放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实现第63-66页
    4.4 基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拾取策略研究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简介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基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拾取策略研究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拾取策略软件实现第68-7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五章 工程实践第73-7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3页
    5.2 实验平台搭建第73-74页
    5.3 上下位机联机通讯实验第74-75页
    5.4 下位机PID控制参数的整定实验第75-76页
    5.5 异形钕铁硼形状识别与位姿信息提取实验第76-78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六章 结论第79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气溶胶辅助合成小晶粒TS-1分子筛和纳米TS-1分子筛团聚体
下一篇:添加气促进等离子体反应直接合成过氧化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