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科学研究工作论文

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研究--基于R&D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导论第13-29页
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高校创新力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国家科技与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是提升地方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力量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 合理配置地方高校R&D投入结构是提升科技创新力的重要前提与保障第14-15页
    (二)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(三)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高校科技创新力研究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高校R&D研究现状概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文献述评第24-25页
    (四) 概念界定与说明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 高校科技创新力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与发展(Research&Development,R&D)第25-26页
    (五)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数据收集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数据分析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(六) 研究的重难点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评价指标选取的难度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数据获取的难度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数据分析的难度第28-29页
一、浙江省地方高校R&D投入与科技创新力现状分析第29-42页
    (一) 浙江省地方高校基本情况第29-30页
    (二)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浙江省地方高校R&D经费投入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浙江省地方高校R&D人力投入第33-35页
    (三)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2016年各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 2007-2016年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(四)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2016年各省地方高校创新支撑能力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 2007-2016年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第38-39页
    (五) 浙江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创新能力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2016年各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创新能力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2007-2016年浙江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创新能力分析第40-42页
二、 高校科技创新力评价的实施第42-49页
    (一) 高校科技创新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动态适应性与静态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 指导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第43页
    (二) 高校科技创新力指标的选取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 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 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 高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 高校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第47-49页
三、基于全国省际数据的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因子分析第49-63页
    (一)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模型构建第49页
    (二)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二级指标的因子分析第49-6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第59-63页
四、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分析第63-78页
    (一) 评价方法及指标的选取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数据包络分析简介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介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 浙江省地方高校R&D投入与科研绩效产出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第67-68页
    (二)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新绩效静态分析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1.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绩效在我国28省范围内的横向分析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在2007-2016年间发展的纵向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 (三) 浙江省地方高校R&D投入产出效率动态Malmquist指数分析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1. 28省市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2. 2007-2016 年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Malmquist指数分析第76-78页
五、结论与建议第78-84页
    (一) 结论第78-80页
    (二) 对策与建议第80-82页
    (三)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8页
附录第88-10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6-107页
致谢第107-110页

论文共11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家庭资本对大学毕业生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小教专业师范生职业期望对职业承诺的预测作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