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桥梁施工监控与T构的抗风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桥梁施工监控概述 | 第10-19页 |
1.1.1 桥梁施工监控的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1.2 桥梁施工监控的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1.3 桥梁施工监控的影响因素 | 第12-15页 |
1.1.4 桥梁施工监控的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1.5 常用方法简介及优缺点 | 第16-19页 |
1.2 神经网络在施工监控中应用概述 | 第19-21页 |
1.2.1 神经网络的类型 | 第19-20页 |
1.2.2 神经网络的发展 | 第20-21页 |
1.3 风振特性在施工监控中研究概述 | 第21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神经网络的优化及在桥梁监控中的应用 | 第24-48页 |
2.1 BP神经网络 | 第24-31页 |
2.1.1 网络的神经元 | 第24-25页 |
2.1.2 网络的结构 | 第25-26页 |
2.1.3 网络的算法 | 第26-31页 |
2.2 工程概况 | 第31-35页 |
2.2.1 上部结构 | 第31-33页 |
2.2.2 下部结构 | 第33页 |
2.2.3 主要技术标准 | 第33页 |
2.2.4 主要材料 | 第33-35页 |
2.3 神经网络的优化 | 第35-39页 |
2.3.1 网络输入层优化原理 | 第35-38页 |
2.3.2 网路隐含层优化原理 | 第38-39页 |
2.4 优化结果分析 | 第39-46页 |
2.4.1 输入层优化结果分析 | 第39-43页 |
2.4.2 隐含层优化结果分析 | 第43-46页 |
2.5 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三章 雁宿崖大桥有限元分析 | 第48-58页 |
3.1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8-50页 |
3.2 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 | 第50-56页 |
3.2.1 施工阶段混凝土压应力验算 | 第50页 |
3.2.2 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| 第50-51页 |
3.2.3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| 第51-52页 |
3.2.4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| 第52页 |
3.2.5 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| 第52-53页 |
3.2.6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| 第53页 |
3.2.7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| 第53-54页 |
3.2.8 使用阶段扭转验算 | 第54页 |
3.2.9 主梁刚度验算 | 第54-56页 |
3.3 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雁宿崖大桥的施工监控 | 第58-86页 |
4.1 监控体系 | 第58-61页 |
4.1.1 线形监控 | 第58-59页 |
4.1.2 应变监控 | 第59-60页 |
4.1.3 温度监控 | 第60-61页 |
4.2 施工监测工作具体安排 | 第61-68页 |
4.3 监控流程 | 第68-71页 |
4.3.1 0、1 | 第68页 |
4.3.2 施工挂篮 | 第68页 |
4.3.3 主梁悬臂施工 | 第68-69页 |
4.3.4 神经网络法修正立模标高 | 第69-70页 |
4.3.5 主梁合拢施工 | 第70-71页 |
4.4 主要监测设备 | 第71页 |
4.5 线形监控结果 | 第71-77页 |
4.5.1 立模标高的监控结果 | 第71-74页 |
4.5.2 块段施工完毕后控制结果 | 第74-76页 |
4.5.3 中跨合拢控制结果 | 第76页 |
4.5.4 边跨现浇段与边跨合拢段监控结果 | 第76-77页 |
4.6 应力监控结果 | 第77-83页 |
4.7 温度监控结果 | 第83-85页 |
4.8 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五章 冬季停工阶段的风振及控制研究 | 第86-96页 |
5.1 风振分析原理 | 第86-90页 |
5.1.1 脉动风模拟原理 | 第86-87页 |
5.1.2 抖振气动力分析原理 | 第87-90页 |
5.2 桥梁风场的软件模拟 | 第90-92页 |
5.3 抖振时域分析 | 第92-93页 |
5.4 缆风绳方式加固的抗风研究 | 第93-95页 |
5.5 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96-98页 |
6.1 创造性成果 | 第96-97页 |
6.2 展望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102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