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利枢纽、水工建筑物论文--水库管理论文--水库治理论文

望江县芝兰水库除险加固研究与设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15-17页
第2章 工程概况及水利水文计算第17-25页
    2.1 芝兰水库的基本情况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水文条件第18页
    2.3 水库设计洪水复核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复核标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设计暴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产汇流计算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本次计算洪水方法与成果合理性分析第21页
    2.4 施工期洪水第21页
    2.5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概述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地质概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水文地质条件第22页
    2.6 大坝工程地质条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坝身工程地质条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第23-24页
    2.7 天然建筑材料第24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节第24-25页
第3章 水库洪水标准复核第25-33页
    3.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第25页
    3.2 水库加固洪水标准第25-26页
    3.3 水库洪水调节计算第26-30页
    3.4 特征水位及流量第30页
    3.5 坝顶高程复核第30-3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1-33页
第4章 芝兰水库大坝结构稳定分析及除险加固设计第33-59页
    4.1 大坝渗流安全复核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计算断面及地层简化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计算参数选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计算工况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计算原则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软件介绍及数学模型建立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计算成果及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坝坡稳定计算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大坝稳定计算与分析的依据和条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计算断面及分区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计算工况确定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计算方法及计算成果第39-41页
    4.3 大坝加固方案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坝顶设计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大坝防渗加固方案比选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坝坡设计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加固后大坝标准断面第45-46页
    4.4 泄水建筑物除险加固设计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工程现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重建溢洪道设计第46-51页
    4.5 灌溉输水建筑物除险加固设计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工程现状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放水涵拆除重建第51-54页
    4.6 附属建筑物加固设计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人行桥设计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陡坡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 4.7 白蚁防治第56页
    4.8 防汛公路第56页
    4.9 工程观测第56-59页
第5章 施工组织设计第59-67页
    5.1 施工条件第59页
    5.2 施工导流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导流标准及导流方式第59-60页
    5.3 主体工程施工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大坝加固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溢洪道新建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放水涵拆除重建第61-62页
    5.4 施工总布置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施工交通运输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施工布置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施工工厂设施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土石方平衡规划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施工占地第63-64页
    5.5 施工总进度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施工进度计划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劳动力计划第64页
    5.6 主要技术供应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主要建筑材料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第64-67页
结论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作者简介第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-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IMO A型LNG运输船支座设计及温度场分析
下一篇:北山深埋高放处置洞室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