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--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--岩石性质及其测定论文

北山深埋高放处置洞室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工程岩体力学行为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深部巷道稳定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6-18页
第二章 工程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第18-23页
    2.1 自然地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位置及地形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气候特征第19页
    2.2 地质概况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层特征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质构造第19-21页
    2.3 地应力场特征第2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1-23页
第三章 岩体力学参数与强度准则的确定第23-42页
    3.1 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常规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三轴试验与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3.2 岩体强度参数选取的理论研究和模拟对比第2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岩体结构类型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围岩质量评价体系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Mohr-Coulomb和Hoek-Brown强度准则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Mohr-Coulomb和Hoek-Brown强度准则的计算与比较第37-4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四章 结构面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第42-59页
    4.1 3DEC离散元程序的计算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块体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结构面第45-46页
    4.2 不同节理产状模型的建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节理走向平行巷道走向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节理走向与巷道走向斜交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节理走向垂直巷道走向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地应力场的初始化第48-49页
    4.4 节理产状的影响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节理走向平行巷道走向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节理走向与巷道走向斜交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节理走向垂直巷道走向第54-56页
    4.5 节理强度与围岩质量的交互作用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不同围岩强度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不同节理强度第57-58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五章 双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第59-68页
    5.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59-60页
    5.2 平行巷道的稳定性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5.3 非平行巷道的稳定性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5.4 围岩质量的影响第65-6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六章 大型洞室群的稳定性分析第68-73页
    6.1 模型的建立第68-69页
    6.2 巷道群的稳定性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洞室群分步开挖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不同强度围岩塑性区扩展第70-71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主要结论第73-74页
    研究展望第74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9页
作者简介第79页
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第79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望江县芝兰水库除险加固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