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果树园艺论文--仁果类论文--苹果论文

黄土塬不同林龄苹果园蒸散分割及土壤水动态特征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4页
    1.1 背景与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蒸散量研究概况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冠层截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土壤蒸发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植被蒸腾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蒸散量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1.3 土壤水研究概况第21-22页
    1.4 存在问题第22-24页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4-34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试验设计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样地选择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研究方法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气象因素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潜在蒸散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冠层截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植被蒸腾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边材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土壤蒸发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土壤水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数据处理第33页
    2.4 技术路线第33-34页
第三章 苹果园冠层截留的重要性第34-47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4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究区概况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降雨的测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蒸散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数据处理第35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降雨特征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冠层截留及其影响因素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冠层截留的重要性第40-44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44-46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46-47页
第四章 不同林龄苹果园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第47-60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7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区概况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树干液流和边材面积的测定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气象因素的测定及潜在蒸散的计算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数据处理第49-50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苹果树液流速率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液流速率影响因素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苹果园蒸腾第55-57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57-59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 不同林龄苹果园蒸散及其组分变化特征第60-78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60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研究区概况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蒸散及其组分测定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降雨的测定及潜在蒸散的计算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数据处理第63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分析第6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降雨和潜在蒸散量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蒸散组分变化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蒸散及其影响因素第69-74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74-76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76-78页
第六章 不同林龄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第78-91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78页
    6.2 材料与方法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研究区概况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土壤含水量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土壤储水量和土壤有效储水量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土壤干层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数据处理第79-80页
    6.3 结果与分析第80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土壤含水量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土壤储水量和土壤有效储水量第83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土壤干层第87-88页
    6.4 讨论第88-90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90-91页
第七章 结论、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1-94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91-92页
    7.2 创新点第92-93页
    7.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3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106页
致谢第106-108页
作者简介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瓜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嫩果白皮基因w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
下一篇:蜀南地区大塔场构造茅口组储层及含气性预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