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页 |
一、通知删除规则的界定、性质和功能分析 | 第9-12页 |
(一) 通知删除规则的界定 | 第9-10页 |
(二) 通知删除规则的法律性质 | 第10-11页 |
(三) 通知删除规则的功能 | 第11-12页 |
1. 平衡了权利人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利益 | 第11页 |
2. 有效的遏制了侵权现象 | 第11-12页 |
3. 保障平台运营秩序 | 第12页 |
二、通知删除规则在网络商标侵权中的具体适用 | 第12-16页 |
(一) 通知删除规则适用的可行性 | 第12-13页 |
1.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| 第12-13页 |
2. 规则的输出和最初的适用环境具有相似性 | 第13页 |
(二) 通知删除规则在网络商标侵权案例中的适用 | 第13-14页 |
(三) 通知删除规则的适用条件 | 第14-16页 |
1. 主体要中立 | 第14-15页 |
2. 存在有效通知渠道 | 第15页 |
3. 主观上不存在过错 | 第15-16页 |
4. 存在有效的通知 | 第16页 |
三、我国通知删除规则在网络商标侵权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9页 |
(一) 缺乏判定合格通知的标准 | 第16-17页 |
(二) 滥用通知删除规则现象较多 | 第17-18页 |
1. 以侵犯商标权为由进行渠道管理 | 第17页 |
2. 以抢注商标进行投诉 | 第17-18页 |
3. 侵权投诉商标的合理使用 | 第18页 |
(三) 通知删除规则适用的绝对化 | 第18页 |
(四) 缺少对错误通知的责任规定 | 第18-19页 |
(五) 由网络服务提供者自身对是否侵权进行判断并不中立 | 第19页 |
四、我国网络商标侵权中通知删除规则适用的完善建议 | 第19-23页 |
(一) 确立合格通知的标准 | 第20页 |
(二) 规制滥用通知删除规则现象 | 第20-21页 |
(三) 建立错误通知救济制度 | 第21页 |
(四) 设立专门的第三方行政审查机构 | 第21-22页 |
(五) 设立反通知与恢复制度 | 第22页 |
(六) 确立其他的主观标准 | 第22-23页 |
结语 | 第23-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-27页 |
致谢 | 第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