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8页 |
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缩略词表 | 第9-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19页 |
1.1 口蹄疫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1.1 口蹄疫简介 | 第10页 |
1.1.2 FMD的流行情况 | 第10-11页 |
1.2 FM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| 第11-14页 |
1.2.1 FMDV病原学特征 | 第11页 |
1.2.2 FMDV基因组特征 | 第11-12页 |
1.2.3 FMDV结构蛋白 | 第12-13页 |
1.2.4 FMDVVP1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5 FMDV的感染机制 | 第14页 |
1.3 FMD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4页 |
1.4 FMD疫苗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4.1 传统疫苗 | 第15页 |
1.4.2 新型疫苗 | 第15-17页 |
1.5 分子伴侣 | 第17-18页 |
1.5.1 分子伴侣简介 | 第17页 |
1.5.2 TF结构和功能 | 第17-18页 |
1.6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8-19页 |
2 试验部分 | 第19-40页 |
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19-22页 |
2.1.1 菌株、血清 | 第19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19页 |
2.1.3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19-20页 |
2.1.4 试验试剂的配制 | 第20-22页 |
2.2 伴侣分子促进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可溶性表达 | 第22-28页 |
2.2.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建立 | 第22-24页 |
2.2.2 诱导表达 | 第24-25页 |
2.2.3 分子伴侣共表达菌株的构建与目的蛋白的表达 | 第25-26页 |
2.2.4 Western-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 | 第26页 |
2.2.5 重组VP1蛋白的纯化 | 第26-27页 |
2.2.6 ELISA检测纯化A-VP1蛋白的活性 | 第27页 |
2.2.7 动物免疫方案 | 第27-28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2页 |
2.3.1 重组质粒pET-28a-MM-VP1的构建与鉴定 | 第28页 |
2.3.2 重组VP1蛋白的可溶性分析及诱导温度的优化 | 第28-29页 |
2.3.3 分子伴侣TF16与目的基因共表达产物的鉴定 | 第29-30页 |
2.3.4 重组VP1蛋白Western-Blot鉴定及反应原性检测结果 | 第30页 |
2.3.5 重组蛋白VP1纯化结果 | 第30-31页 |
2.3.6 ELISA检测蛋白的活性 | 第31页 |
2.3.7 免疫效果评价 | 第31-32页 |
2.4 SUMO标签融合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0、VP3、VP1 | 第32-37页 |
2.4.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建立 | 第32-36页 |
2.4.2 诱导表达 | 第36-37页 |
2.4.3 Western-Blot | 第37页 |
2.4.4 重组蛋白的纯化 | 第37页 |
2.5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39页 |
2.5.1 重组质粒pE-VP0-VP3-VP1的构建与鉴定 | 第37页 |
2.5.2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及诱导温度的优化 | 第37-38页 |
2.5.3 表达产物Western-Blot鉴定 | 第38页 |
2.5.4 重组蛋白纯化结果 | 第38-39页 |
2.6 讨论 | 第39-40页 |
2.6.1 A型口蹄疫结构蛋白VP1的原核表达 | 第39-40页 |
2.6.2 O型口蹄疫结构蛋白VP0、VP3、VP1的融合表达 | 第40页 |
3 全文总结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8页 |
ABSTRACT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