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市政工程论文--排水工程(沟渠工程、下水道工程)论文

典型下垫面空间布局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影响--以漯河市为例

致谢第4-7页
摘要第7-8页
1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城市化对水文效应的影响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传统雨水管理的局限性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城市绿地对雨水调蓄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数字定量分析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试验设计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试验模拟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归纳演绎法第1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1-13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第13页
2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第13-19页
    2.1 相关理论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城市地表径流形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LUCC径流效应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雨水资源利用第15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LUCC径流效应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雨水资源利用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城市雨洪模型研究进展第18-19页
3 不同布局对雨水径流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第19-25页
    3.1 模型构建与相关参数设置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不同空间布局的设计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型相关参数设置第20页
    3.2 不同影响因子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降雨强度下的产流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坡度下的产流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透水面积比下的产流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不同水流长度下的产流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4 研究区概况及绿地资源现状第25-30页
    4.1 漯河市概况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自然地理与气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形地貌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水文水系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研究区概况及雨洪现状第27-28页
    4.2 研究区数据获取及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及分类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研究区建筑、绿地资源现状分析第29-30页
5 漯河市绿地、建筑布局变化对降雨径流的影响研究第30-44页
    5.1 构建研究区SWMM模型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研究区子汇水面划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模型相关参数获取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设计降雨计算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模型建立第35-36页
    5.2 不同空间布局对地表综合径流影响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布局改变前地表综合产流特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布局改变后地表综合产流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5.3 空间布局变化与径流系数关系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绿地、建筑水流长度与径流系数的关系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城市绿地、建筑面积比与径流系数的关系第41-43页
    5.4 空间布局变化对径流削减作用分析第43-44页
6 城市雨水资源的控制利用策略第44-49页
    6.1 城市河网水系的修复作用第44-45页
    6.2 完善城市雨洪控制相关政策及规范第45-46页
    6.3 城市绿地、河流复合生态系统对雨洪控制利用策略及具体措施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空间布局优化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增建城市人工湿地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改善下垫面糙率第47-49页
7 结论与展望第49-51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49-50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6页
ABSTRACT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“城市双修”理念下的郑州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策略研究
下一篇:中国传统园林观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