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传动系统论文

定轴式AT离合器油缸作动响应特性研究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2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6页
    1.2 车辆变速器概述第16-20页
    1.3 动力换挡变速箱的工作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动力换挡技术研究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研究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研究现状第23页
    1.5 动力换挡变速箱发展趋势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传动系统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电液技术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控制技术第24-25页
    1.6 课题来源、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-27页
第二章 湿式离合器参数设计第27-38页
    2.1 动力换挡系统的基本结构第27-29页
    2.2 湿式离合器介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湿式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特点第30页
    2.3 摩擦片参数设计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摩擦材料的选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摩擦片具体参数计算第31-33页
    2.4 其他参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回位弹簧的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离合器毂花键及摩擦片花键的设计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密封圈及沟槽设计第34页
    2.5 具体参数值第34-35页
    2.6 参数校核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单位面积摩擦转矩校核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单位面积车辆总质量校核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单位面积滑摩功校核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离合器使用寿命计算第36-37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三章 离合器液压油缸密封性能及摩擦力分析第38-59页
    3.1 本章概述第38页
    3.2 橡胶材料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橡胶材料概述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超弹性模型本构关系基本理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各类超弹性本构模型第40-43页
    3.3 橡胶Mooney-Rivlin本构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3.4 基于国标的设计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建模基本参数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3.5 改进方案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方案设计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仿真结果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3.6 密封圈硬度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3.7 动静摩擦力的变化第56-58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四章 基于AMESim和Simulink的离合器响应及换挡品质分析第59-84页
    4.1 本章概述第59页
    4.2 多片湿式离合器结合过程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4.3 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第61页
    4.4 AMESim模型的建立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O型密封圈摩擦力模块第62-63页
    4.5 Simulink模型的建立第63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湿式离合器状态转移子模型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发动机子模型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行驶阻力矩子模型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湿式离合器结合过程评价方法第74-76页
    4.6 整车传动系统模型第76-77页
    4.7 仿真结果分析第77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不同进油油压对离合器结合过程的影响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不同进油时间对离合器结合过程的影响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不同进油策略对离合器结合过程的影响第80-83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第五章 试验设计第84-89页
    5.1 台架试验的目的第84页
    5.2 台架试验的组成第84-87页
    5.3 台架试验的要求和原理第87页
    5.4 台架试验步骤第87-8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8-89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9-91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89页
    6.2 工作展望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5-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某型纯电动轿车碰撞安全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高应力少片钢板弹簧结构分析及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