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1页 |
1 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概述 | 第11-20页 |
1.1 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内涵 | 第11-13页 |
1.2 商业银行破产的特殊性 | 第13-15页 |
1.3 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分类 | 第15-17页 |
1.3.1 普通破产标准 | 第15页 |
1.3.2 特殊破产标准 | 第15-17页 |
1.4 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制定原则 | 第17-20页 |
1.4.1 实际可操作性原则 | 第17-18页 |
1.4.2 经济效率性原则 | 第18页 |
1.4.3 相对确定性原则 | 第18-19页 |
1.4.4 开放性原则 | 第19-20页 |
2 国外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现状及借鉴 | 第20-27页 |
2.1 国外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概况 | 第20-23页 |
2.1.1 美国商业银行的破产标准 | 第20-21页 |
2.1.2 英国商业银行的破产标准 | 第21-22页 |
2.1.3 加拿大商业银行的破产标准 | 第22-23页 |
2.2 国外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借鉴 | 第23-27页 |
2.2.1 保留普通破产标准 | 第23-24页 |
2.2.2 引入监管性标准 | 第24-27页 |
3 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| 第27-32页 |
3.1 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现状 | 第27-28页 |
3.2 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缺陷 | 第28-32页 |
3.2.1 流动性标准适用商业银行破产的局限性 | 第28-29页 |
3.2.2 资产负债表标准适用商业银行破产的局限性 | 第29页 |
3.2.3 未引入监管性标准 | 第29-32页 |
4 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构建 | 第32-44页 |
4.1 确立监管性标准 | 第32-39页 |
4.1.1 确立监管性标准的法理基础 | 第33页 |
4.1.2 构建监管性标准的制度基础 | 第33-35页 |
4.1.3 监管性标准的监管主体 | 第35-36页 |
4.1.4 监管性标准的监管范围 | 第36-37页 |
4.1.5 监管性标准的风险识别机制 | 第37-39页 |
4.2 流动性标准、资产负债表标准、监管性标准择一申请 | 第39-40页 |
4.3 商业银行破产标准适用的例外 | 第40-41页 |
4.4 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实施 | 第41-44页 |
4.4.1 监管机构在商业银行是否达到破产标准中的作用 | 第41-42页 |
4.4.2 法院在商业银行是否达到破产标准中的作用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