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半殖民地、半封建社会(1840~1949年)论文

近代葫芦岛筑港活动及意义(1908-1931)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12页
1 葫芦岛自开商埠及筑港的背景第12-19页
    1.1 葫芦岛自开商埠及筑港的客观需求第12-14页
    1.2 抵御日本势力扩张的必然结果第14-16页
    1.3 相对优越的港口自然条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优越的自然条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葫芦岛港与铁路线的联系第17-19页
2 近代葫芦岛筑港活动考察第19-32页
    2.1 清末葫芦岛筑港活动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葫芦岛筑港活动的考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筑港计划的制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筑港经费的筹措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筑港工程的实施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民国时期核议筑港方案及实施第23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葫芦岛接续筑港及其夭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孙中山在《实业计划》中的筑港方案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北京政府与张作霖合作筑港计划及其流产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张学良时期筑港计划及实施第28-32页
3 近代葫芦岛筑港活动的评价第32-38页
    3.1 未能实现振兴葫芦岛港的目标第32-33页
    3.2 初步构筑了独立自主的海陆联运系统,扩大了内外贸易第33-34页
    3.3 展示出抵御日本在中国东北垄断扩张势头的意图第34-36页
    3.4 为未来葫芦岛港及其它港口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经验第36-38页
结论第38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蒋介石的国族观研究
下一篇:一战时期北京政府对德奥商船处理研究